中国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战史:千年忠义( 三 )


杨延昭英勇善战 , 所得赏赐 , 全部分给部下 , 公而忘私 。他本人作风简朴 , 号令严明 , 与士卒同甘共苦 , 继承了杨业的作风 。杨延昭每战都身先士卒 , 获得功劳 , 与部下一起分享 , 所以部下也乐于为他效命 。杨延昭镇守边防二十几年 , 辽国对他非常敬畏 , 称他为杨六郎 。
杨延昭正好处在北宋对辽国进行防御的时期 , 他为保卫宋朝的边防而奋战 , 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 延续了杨家将的威名 。
杨文广是杨延昭的第三个儿子 。杨文广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 , 授予殿直 。后来与安抚陕西的范仲淹相遇 , 范仲淹在谈话中发现杨文广很有才能 , 就把他带在身边 。狄青南征广西 , 杨文广随军从征 , 但此时的杨文广还是个无名之辈 。治平中 , 选拔宿卫将领 , 宋英宗以为杨文广是名将之后 , 而且还有功劳 , 提拔杨文广为成州团练使 , 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 迁兴州防御使 , 秦凤路副总管 。他由此参加了对西夏的防御作战 。韩琦派杨文广率领部队在筚篥筑城 , 控制要道 , 防御西夏 。杨文广先扬言要到喷珠筑城 , 然后率军迅速赶往筚篥 , 黄昏时赶到目的地 , 连夜抢修城寨 , 构筑好了防御工事 , 作好了战斗准备 。第二天天明 , 西夏骑兵大至 , 看到宋军已经占据有利地势 , 作好了准备 , 只能无奈的撤退 , 杨文广乘机遣将出击 , 斩获敌人很多 。皇帝下诏嘉奖 , 赏赐丰厚 , 并任命他知泾州镇戎军、定州路副总管 , 迁步军都虞候 。辽国与宋朝在代州的边界划分上发生争执 。杨文广向朝廷献上阵图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 , 还没等到朝廷上的回音 , 杨文广就死于任上 , 北宋朝廷追赠他同州观察使 。
作为杨家将的第三代 , 杨文广并没有建立能与他祖辈父辈相提并论的功绩 , 因为此时北宋已经与辽国议和 , 而对西夏的政策也在和战间摇摆 , 只是防御 。但是杨文广继承了杨家将世代忠心报国的传统 , 没有忘记收复幽燕 , 平定北方的理想 , 还在为这个奋斗了三代的目标努力 。但是此时的宋朝积弊已深 , 而且修文偃武的风气已成 , 讳言用兵 , 杨文广的理想 , 是很难实现的 。
杨业 , 杨延昭 , 杨文广 , 这三个人是历史中杨家将的主要人物 。杨家将三代血战报国的事迹 , 为后人所传扬 。尤其是杨业和杨延昭 , 在北宋时期 , 已经天下闻名 。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父子皆为名将 , 其智勇号称无敌 , 至今天下之士 , 至于里儿野竖 , 皆能道之” 。这里的父子就是指杨业和杨延昭 , 这位供备库副使杨君 , 叫杨琪 , 其祖父是杨崇勋 , 杨业是其伯祖 。宋朝积弱 , 最后亡于外敌 , 所以遗民们更加追思那些血战保国的将领 。于是杨家将的故事得以广泛流传 , 在流传过程中 , 民间加入了许多神奇的人物和故事 。在南宋遗民所著的《烬余录》中 , 将杨嗣的功绩安到杨延嗣身上 , 将杨文广的事迹 , 创造出了一个杨宗保 。还杜撰了杨家将父子救援宋太宗的情节 。而在元朝的杂剧中 , 有关杨家将的剧目更是很多 , 比如《昊天塔孟良盗骨》等等 。到了明朝 , 又有人编撰出《杨家将演义》 , 以及以《演义》为底本 , 写出了《北宋志传》 , 在戏曲中 , 杨家将的曲目更为兴盛 , 因为明朝中后期的形势 , 也是面临外敌入侵 , 朝廷积弱的局面 , 杨家将的故事也得以在这个背景下流传 。在杨家将故事整个的流传过程中 , 作为官方 , 是希望通过宣传杨家将 , 强调忠孝的思想 , 而在民间的流传 , 是一个个的传奇故事 , 其中反映了许多民间愿望和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