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朱元璋为何要处死一向宠信的侍从学士宋濂( 二 )


关于他的死,一说病死,如《皇明名臣言行录》说:“以疾卒于夔州,临殁,端坐敛乎而逝 。”一说自缢而死,如《名山藏》说:“至夔,宿野寺,侘傺(失意)语曰:‘闻之佛书报应以类今爽濂也 。’其夕,投缳死 。”从门人方孝孺所说“不获终于正寝”来推断,似乎“投缳死”的可能性更大些 。不管是哪种死法,他都是葬身千里之外的异乡夔州了 。他的大弟子方孝孺一生对他执弟子礼,每次路过夔州,必定前往扫墓,还恭恭敬敬地为老师撰写了祭文:“公之量可以包天下,而天下不能容公之一身;公之识可以鉴一世,而举世不能知公之为人 。道可以陶冶造化,而不获终于正寝;德可以涵濡万类,而不获盖其后昆 。”读来令人潸然泪下,为何这样一位正人君子,不能寿终正寝,不能庇荫子孙?
他的后人每年都要长途跋涉前往异乡上坟,内心可能会哀怨:当年先祖倘若始终隐居仙华山,不去投奔太祖高皇帝,恐怕不至于有这样凄惨的下场吧?正如尹守衡《明史窃》所说:“太史公恂恂乎德言君子也,受知高皇,千载无两,而夔州之行不免,何哉?”这样的问题对于明朝文人而言是难以回答的,他只能隐晦曲折地点到为止:元末辞去翰林院的官职,入仙华山学道,朋友犁眉公表示愿意一同前往 。然而两人都未能如愿,终于入朝为官去了 。尹守衡感叹道:“嗟夫,二公追诵乎斯言,其无遗憾于身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