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秘朝鲜富人的真实生活:远超出中国人想象( 三 )


北塞商店的商品价格几乎都是中国同类产品的两倍甚至更多 。比如一瓶400ml的兰蔻“粉水”化妆水在国内一些化妆品店不到300元人民币,这里标价100美元 。
在钟表区,劳力士、浪琴、万宝龙、欧米茄、天梭、精工,从高端到低端各种经典款、限量款、最新款在柜台射灯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售货员戴上手套,给顾客展示各种名贵手表 。钟表区末端还有一个玻璃展柜放置着登喜路的腰带以及一些非国际大牌但同样价格不菲的男女各式纯皮钱包 。
朝鲜富有美女的真实生活
制造身份符号的要点在于难以模仿,于是皮肤白皙就成朝鲜上层阶级有钱人的标识,但朝鲜真有那么多“白富美”吗?她们都是些什么人?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曾多次携带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士参加各种场合,这引发了媒体关于该女士身份的猜疑 。7月26日,朝鲜官方媒体首度公开证实金正恩已婚的消息,并承认了该女士即李雪主为第一夫人的事实 。
和金正日一脉相承,金正恩的夫人也是文艺工作者,是典型的“白富美” 。不仅仅是领导人配偶,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朝鲜女性几乎都是“白富美” 。
朝鲜真有那么多“白富美”吗?她们都是些什么人?
朝鲜不仅有“白富美”,而且名副其实 。
“白”:BB霜在朝鲜女性上层阶级很流行
大家都知道,bb霜是遮瑕美白的 。但我们可能很难想到朝鲜女性也相当喜爱BB霜,它在2000年开始进入朝鲜的富有阶层 。她们会向从事中朝贸易的华侨直接购入韩国产或是美国产的该类化妆品 。虽然很贵,但是很流行 。
为什么我们在电视上看见的朝鲜女人、游客去平壤看见的朝鲜女人,都很“白”呢?是朝鲜女性特别在意自己的皮肤保养吗?显然不是,这些“很白”的朝鲜女人,要么是上层阶级,要么嫁给了上层阶级 。而“白”则是很好的一种身份识别系统 。
在朝鲜“白”是很好的一种身份识别系统
如果你是普通朝鲜女性,在辛苦的劳动下、在烈日的暴晒下,就很难保持自己皮肤的白皙 。制造身份符号的要点在于难以模仿,于是“皮肤白皙”就成了上层阶级、有闲有钱的标识 。
这点并不难理解,70年代中国“的确良”流行,比棉布高档,是因为当时的农产品价格低于工业品;后来全棉成为时尚是因为纯棉很难保持挺括整洁,这成了有效的模仿门槛;当全棉免烫技术普及后,纯棉很快失去其符号地位,接替者是更难打理的亚麻 。
“富”:上层阶级女性的消费水平远超想象
决定朝鲜女性生活质量的标准是金钱,而金钱完全来自权力 。从朝鲜当局得到富足配给的党或军队的高层干部以及通过做生意赚到钱财的新兴富人们属于上层阶层;而只依靠农场配给或市场买卖的大多数居民的生活只达到满足于填饱肚子的水平 。
一位脱北者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班级的高层干部的女儿直到上大学之前,过的是与普通百姓隔离的生活,因此不了解朝鲜的现实 。以为所有人过着与自己一样的生活 。她还说每个星期天跟母亲一起到个人家做美容和按摩,还做离子烫 。
她们家大冬天也能吃草莓,冰箱里还放着从外汇商店买来的冰淇淋,想吃的时候就拿出来吃 。她还建议我吃猪蹄儿,它能使皮肤变得更嫩白 。阳伞、长靴和衣服等都用外国货 。她还炫耀家里买了韩国搅拌机 。她说以前用的是日本产品,最近也用韩国产品 。”
2012年4月11日,在平壤的金日成大学,一群朝鲜女大学生在水上游乐场里嬉戏
而脱北者眼中大多数朝鲜女人的生活是这样的“他们生活在快要倒下去的窝棚里,吃的是玉米粥 。黄海道原来以盛产大米而有名,如今生活为什么变成这样真是看不过去 。我听说他们的一年收成除去上缴国家的军粮米和肥料费等,只经过一两个月配给粮便露底 。又不能到哪儿去做买卖,所以只能这样饿着 。地方的居民连洗发精这一名词都没听过,我们拿它洗头发他们便问那是什么 。因为香皂的价格贵,在沙丁鱼油里倒水碱做香皂 。拿它洗衣服,衣服上净是沙丁鱼味道,女人们也用它洗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