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继位之谜:雍正继位为何惧怕康熙的亡灵( 四 )


另一功臣隆科多,以国舅之尊,任职步军统领,掌管北京的卫戍任务 。康熙去世,他正手握兵权,一手促成雍正登基 。雍正以前和隆科多交谊不深,在关键时刻隆科多倒向雍正一边 。雍正对他感激涕零,尽心笼络,脱略了君臣的形迹 。雍正即位,对年羹尧说:“舅舅隆科多,此人朕与尔先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错了 。此人真圣祖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国家良臣,真正当代第一超群拔萃之希世大臣也 。”隆科多究竟立了什么大功,值得雍正这样吹捧他,不能不令人怀疑 。后来也突然翻脸,以隆科多私藏玉牒(皇帝的家谱)在家,犯大不敬罪,罗织罪名41条,囚禁至死 。
如果说年羹尧、隆科多恃宠狂傲,擅作威福,贪污纳贿,任用私人,那也是雍正骄宠太过而造成的 。年、隆一贯的作为,雍正心内始终很清楚,何以即位之初,甜言蜜语,而突然翻脸,即屠杀囚禁,前恭后倨,一至于此,雍正曾批评:“年羹尧、隆科多办事不能慎密 。”如果雍正继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年、隆二人完全掌握其中隐私,他们平时出言不慎,透露了消息,可能是遭到杀身之祸的主要原因 。
康熙晚年,身边有一位内务府重要官员赵昌,他贴身侍候康熙,照料其起居,传达其意旨,康熙晚年和传教士的交往都通过赵昌进行 。据当时在京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说:“雍正即位,发布了一个使全国震惊的命令,赵昌被拘执,处死刑,财产抄没,子女为奴”(《京廷十有三年记》) 。为什么雍正即位,急急忙忙要处死此人,合理的解释是:赵昌知道康熙去世和传位的真相,而且不肯附和雍正,所以拿他问了刀 。最近出版了《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雍正元年正月初六即赫然列有查抄赵昌家产的奏折,计有奴才家丁400余人,房500余间、田地5600余亩及大批金银物件,可以证实马国贤所说赵昌很快被杀为不虚 。
张廷玉的命运和年羹尧、隆科多、赵昌完全不同 。康熙晚年,张还是中级官吏,且是汉人,对雍正登基帮不上忙 。雍正即位后,他被提拔上来,做文字工作,雍正夸奖他“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清世宗实录》) 。《实录》是清朝的历史,康熙晚年有太子废立和雍正继统两件大事,如何编写这段历史,关系到雍正的威信和名誉 。张廷玉撰纂《实录》,把历史剪裁得完全符合雍正的心意,而且天衣无缝,不留破绽 。故雍正特别宠信他,称他是“第一宣力之大臣” 。允诺张廷玉死后可配享太庙,在清一代,汉臣中得此殊荣者唯张廷玉一人 。其实,张廷玉专事笔墨文字,从未建功立业,他的功劳就是撰写历史,销毁档案,为雍正掩饰当年夺位的真相 。张廷玉还有一个不同于年羹尧、隆科多的长处,即是保密,不从自己嘴里流露半点机密,他的作风影响到后来的军机处,“致使汪由敦、于敏中互相承其衣钵,缄默成风,朝局为之一变 。”(《啸亭杂录》)
雍正如果矫诏夺位,又用残酷手段处置了诸兄弟和儿子,那就不能不受到良心的谴责 。后来乾隆说:允祀、允禟“觊觎窥窃,诚所不免 。及皇考绍登大宝,怨尤诽谤,亦情事所有,特未有显然悖逆之迹 。皇考晚年屡向朕谕及,愀然不乐” 。这明显透露了雍正的惭愧不安,故乾隆即位,很快就为牵涉到此案中的哥哥、叔叔及宗室、大臣们平反昭雪 。
雍正的举动也很异常 。他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最受康熙爱重的孝顺儿子,但即位之后,似乎很害怕康熙的亡灵 。
康熙一直住在畅春园,这是当时规模最大、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雍正弃而不用,另营新居,大兴土木,扩建圆明园,作为自己起居的行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