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诡异的殉葬探索千年悬棺之谜( 二 )


网络配图
2.悬棺分布
在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和四川巫山大宁河小三峡悬崖峭壁之上 , 有无数具悬棺 , 有单棺 , 有群棺 , 有的似木船 , 有的似风箱...... 。过去 , 这里流传着:“三峡大宁河 , 岩上有棺材 , 金银千千万 , 舍命难得来!”棺材内到底有没有金银 ,  棺木是怎样搁置上去的 , 无人知晓 , 成为千古之谜 。在今天 , 三峡悬棺之谜 , 已经被揭开!
3.悬棺的实地考察
经实地考察 , 大小三峡悬棺搁置分为二种:一是将棺木置于距地面一定高度(大都在数十米以上)的天然洞穴之中 。二是在悬崖峭壁上凿一洞穴或数个洞穴 , 将 棺木置于所凿洞穴中 。1979年 ,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林向先生从大宁河上游的荆竹坝岩壁悬棺群中取下一具 悬棺 , 据考证是我国古代巴国时候的木悬棺 , 距今已两千多年 , 仍未腐烂 。棺木长2.1米 , 由一段木质细腻、防水性强、不易腐烂的楠木制作而成:把楠木剖成两半 , 将中间挖空 , 棺盖呈半月形 , 棺盖和棺底结合处为子母扣套 , 未用钉铆 , 扣套严合 , 浑为一体 。悬棺洞穴选在日照短(每天约一个时辰——2小时)的峡江绝壁之上 , 岩穴倾斜度为20度 , 不积水 , 通风、避雨、干燥 , 人迹罕至 , 古保存至今 , 完好无损 。棺内有两具尸骨 , 一具是十三四岁的男孩 , 一具是十五六岁的女孩 。女孩尸骨后脑骨有钝器击伤的痕迹 , 由此推论此棺男孩是有权有势的富贵之子 , 女孩是陪葬的 。其殉葬品是铜带钩、铜镯(此棺现存展于四川巫山大宁河小三峡琵琶洲上的巫山县文物展览馆内) 。1971年 , 三子(驼子、跛子、秃子)瞿塘探宝 , 从夔峡绝壁上取下一酷似风箱的 悬棺 , 棺内并无什么金银珠宝 , 只有巴国时的铜器、土陶之类 。文化大革命中 , 红卫兵破“四旧” , 冒险从四川巫山大宁河小三峡龙门峡中的古文悬崖峭壁上掀下一 悬棺 , 棺内除尸骨以外 , 只有一包茶叶和书籍 。
除此之外 , 从其它悬棺中发现的殉葬品还有史料、麻布、药物之类 。在五六十年代发掘的瞿塘峡口南岸四川巫山县大溪(系母系氏族后期遗址)墓葬群中 , 死者有枕石斧、石锄的 , 有戴玉块、玉环、耳坠、蚌圈、蚌环、骨锣装饰品的 。更有奇者 , 头下枕的是鱼 , 嘴里衔的是鱼 , 两手握的是鱼 , 身体两侧放的是鱼 。看其葬品 , 便知其人(包括职业、地位、富有程度) 。由此不难看出:枕石斧、石锄的是农夫;戴玉块、玉环、耳坠、蚌圈、蚌环、骨锣的是富贵之女;头下枕鱼、嘴里衔鱼、手里握鱼、身边放鱼的是渔夫...... 。在四川巫山大宁河小三峡滴翠峡有一船棺 , 不难看出死者生前是打鱼为生的 , 其殉葬品不外乎是鱼网、鱼钩之类 。想必是:在世有福阴有福 , 九泉之下恋人间 。
网络配图
4.悬棺的安放解谜
那悬棺是怎样搁置上去的呢?据考证 , 方法有三:一是据史料载 , 古时前辈老人死后 , 后人“尽产为棺 , 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 , 自山下悬索下柩 , 弥高者以为尽孝” 。二是沿岩壁修道凿穴 , 将死者葬于洞穴 , 葬后怕人盗墓或损坏 , 将其通道毁掉 。三是从山脚用木搭架 , 采用滑轮升降方式 , 将 棺木置于洞穴中 , 葬后将木架撤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