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历史上关羽到底配不配做武圣?( 二 )


“千里走单骑”时 , 那五关六将都是一些武功太差的“小混混” , 与关羽相比 , 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 不值得一提 。但就是这些小人物 , 竟然让关羽挨了一箭 , 受了伤 , 有一次还甚至差点被烧死 。
“义释黄汉升”时 , 第一战 , 四十七岁的关羽和六十一岁的黄忠 , 打斗了一百个回合 , 还不分胜负;第二战又拼杀了五六十个回合 , 仍不分胜负;第三战 , 在双方对决了三十多个回合后 , 黄忠诈败 , 想用箭射关羽 。黄忠的箭法“百发百中” , 射杀关羽是小菜一碟 , 但考虑到关羽还是条汉子时 , 就连放两次空箭警告关羽 , 第三次才一箭射在了关羽的“盔缨根”上 , 算是报了关羽对他的“不杀之恩” 。要不是黄忠弓下留人 , 关羽早就命归黄泉了 。
“单刀赴会”时 , 关羽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和各项安排 , 而且关羽并不是只身前往东吴的 , 同时去的还有义子关平 , 替他拿刀的、有千斤之力的周仓 , 和八九个身体彪悍、各跨腰刀的关西大汉 。当鲁肃提起“归还荆州”之事的时侯 , 周仓和关平按照事先预定的方案迅速采取行动 , 一个准备刀 , 一个预备船 , 关羽则顺势控制住鲁肃 , 用鲁肃当“人质” , 往江边撤退 。吕蒙和甘宁想武力干掉关羽 , 又担心“投鼠忌器” , 害怕伤了鲁肃 , 所以没敢动手 。要不然 , 关羽早就成为“肉泥”了 。
“水淹七军” , 是因为关羽占据着有利地形 , 同时于禁指挥军事失误 , 把军队转移到了地势比较低的“樊城之北” , 又加上“连日大雨不止” , 才被关羽得逞 。不过 , 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得出关羽是懂些兵法的 , 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 。但在这之前 , 关羽与庞德的交手中 , 两人大战了五十余合 , 关羽没有占到半点便宜 , 相反还被庞德用箭射中左臂 , 险些丢了命 , 而庞德不过是马超的一个副将 。
【揭秘:三国历史上关羽到底配不配做武圣?】同时 , 相比其他武将 , 关羽还是一个比较“容易受伤的男人” 。“过关斩将”时 , 关羽被洛阳太守韩福“闪在门首 , 尽力放了一箭 , 正中关公左臂 。”“水淹七军”前 , 关羽与庞德交战中 , 庞德用箭射他 , “关公却抬头看时 , 弓弦响处 , 箭早到来 。“攻打樊城”时 , 曹军将领曹仁在城楼上 , “见关公身上止披掩心甲 , 斜袒着绿袍 , 乃急招五百弓弩手 , 一齐放箭 。公急勒马回时 , 右臂上中一弩箭 , 翻身落马 。”作为一员高素质的武将 , 如果不能眼观六路 , 耳听八方 , 甚至躲不开一两支弓箭的偷袭 , 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
提起关羽 , 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字眼就是“大意失荆州”了 。作为一个镇守一方的将士统领 , 尤其是在“兵家必争”的荆州问题上 , 刚愎自用的关羽犯下了一个低级而又愚蠢的错误 , 天真的相信了陆逊那封言辞“极其卑谨”的书信 , 和陆逊所表现出来的“谦逊示下” , 而且不听别人劝告 , 把镇守荆州的一大半士兵“借调”到樊城战区 , 给了东吴以可乘之机 , 从而成就了吕蒙“白衣渡江”的丰功伟绩 , 断送了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宏伟蓝图 , 自己也被迫“败走麦城” , 最后被“生擒活捉” , 落的个“身首异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