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过年民俗:摸石猴摸铜特摸门钉( 三 )


正阳门城门上有多少颗门钉?
到正阳门“走桥摸钉”也是老北京过年的习俗之一 。清《月日纪古》卷一中记载:“燕城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其前一人持香辟人,名辟人香 。凡有桥处,相率以过,名走百病 。又暗摸前门钉,中者兆吉宜子 。”正月十六日走百病,盖因妇女藉此节日可以走较远的地方,实为一种健身活动 。已婚不孕的妇女,摸城门钉,“钉”谐音“丁”,取“添丁”之意,寓意家中人丁兴旺,希望来年生子 。清李孚青《都门竹枝词》:“女伴金箍燕尾肥,手提长袖走桥迟 。前门钉子争来摸,今年宜男定是谁 。”众所周知,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城门为“内九外七皇城四”,每座城门上都有门钉,为什么一定要到正阳门来摸门钉呢?据传是因为正阳门是北京城的城楼中最高的一座,通高43.65米,所以摸正阳门的门钉最灵验 。
正阳门屹立在天安门广场南端,是中国明清两朝都城的正南门,坐落在老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俗称前门 。正阳门始建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最初沿袭元大都的正南门之名,称为丽正门,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改称正阳门并沿用至今 。历史上正阳门本是一个包括城楼、箭楼、瓮城及庙宇在内的古代群体建筑,但在朝代更迭和岁月风雨的销蚀中,如今仅存城楼、箭楼两座主体建筑,为1906年的遗存 。
门钉是古建筑的一种构件,大门上装门钉,是用来加固门板的 。最初主要用于军事防御,起加固城门的作用,后逐渐倾向于装饰 。老北京很多城门上的大门钉都是铜制的,外镀一层镏金 。关于门钉使用的数量,明代以前并无明文规定 。到了清代,才把门钉数量和等级制度联系起来 。《大清会典》规定,门钉只用在皇宫、坛庙和皇室成员府第 。皇宫、坛庙大门,每扇门板门钉九行,每行九枚;亲王九行,每行七枚;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九行,每行五枚 。皇家建筑上的门钉数目都是横九竖九,共81颗门钉,象征帝王最高的地位,体现古代所谓“九五之尊”的观念 。据说在京师九门中正阳门规模最大,正阳门门洞是京师九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所以,到正阳门摸门钉是老北京女子的首选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