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从一个人的相貌看性格和智慧( 二 )




所以 , 如果你对自己的观相术很有信心 , 那就应该特别留心对他人的第一印象 , 并要铭记于心 , 甚至用笔写下来——假如这个人对你来说很重要的话 。 日后的相识和交往会让你逐渐忘记这一印象 , 但在将来的某一天它一定会被证实 。


我们无需隐瞒自己这一事实 , 即每一印象一般来说都是令人极不愉快的 。 绝大多数人的面孔都是那么粗俗!除了极少数美丽、善良、聪慧的面孔——这是极为罕有的——之外 , 我相信 , 大部分的新面孔对于一个敏感的人来说 , 都会带来一种类似于冲击、轰动的感觉 , 因为一个陌生的、令人惊奇的复合体会引起人的不悦之感 。


说实在的 , 一般人的样子真是让人遗憾 。 有这样的人 , 他们粗俗鄙陋的性格、动物般的低等智力 , 都清楚地刻在脸上 。 人们忍不住要问 , 他们怎么可以带着这样一副面孔就出来 , 为何不戴上面具见人呢?不仅如此 , 有的面孔甚至让人只要瞥上一眼就会觉得难受 。


因此 , 我们不能责怪那些能够远遁山林、离群索居、逃避会见陌生面孔的痛苦感觉的人 。 对此形而上学的解释就是 , 每个人的个性都是与其生存经历相符合的 , 是由此形成的 。 如果还有人需要一个心理上的解释才能满足 , 那么请他躬身自问:对于那些一生都心胸狭窄 , 脑中充满卑下鄙俗思想 , 以及卑鄙邪恶、自私自利、嫉妒刻薄的欲望的人 , 能期望他们有什么样的面貌呢?这些思想和欲望 , 会在他的脸上刻下印痕 , 并将伴随他整个生命历程 。 而且 , 所有的这些痕迹 , 经过长期的不断重复 , 最终成为他脸上明显的皱纹和瑕疵 。


所以 , 大多数人的外表第一眼看来都会让人感到震惊 , 只有经过时间的积累 , 人们才能逐渐习惯一个人的面孔 , 即对这种印象的感觉已变得麻木迟钝 , 因而不再受其影响 。


聪明睿智的面孔是岁月刻画的结果 , 是由面部无数个短暂的典型收缩、舒展而形成的 , 这也是为什么卓越理智的面孔只能是逐渐形成的原因 , 并且只有到晚年这些人出众超群的外貌特征才能显现出来, 而在青年时期只是稍微露出一丝痕迹而已 。





但另一方面 , 这与前面所说的对初次见到的面孔感到惊愕正是一致的 , 即只有每一眼才能看到别人脸上真实完整的印象 。 若想得到一个纯粹客观、真实的印象 , 我们必须要与被观察者没有任何关系 , 甚至 , 如果可能的话 , 也绝不要与他交谈 。 因为谈话易让人们之间产生几分亲近、友好的感觉 , 把我们带入一种融洽互利的带有主观性的关系 , 这就会立即干扰我们做出客观真实的判断 。 因为每个人都想努力为自己赢得尊重或好感 , 而一个觉察到自己被观察的人会立即调动起所有的掩饰技艺 , 用他的故作姿态、虚假伪善及阿谀奉承等来迷惑我们 , 使我们最初得到的清晰印象瞬间消失 。


俗语说 , “日久见人心 。 ”但其实应该说是“时日越久 , 越易被欺骗” 。 只有到后来这些恶劣品质暴露出来的时候 , 我们的第一印象才能得到证实 。 有时“深交的人”会是一个并不友善的对象 , 这种情况下 , 我们不能从他身上发现什么 。 与他人的进一步的交往熟悉是因为 , 对这个人的第一印象在警告我们 , 一经交谈 , 他的真实为人和性格 , 包括他的教养就都表露无遗;也就是说 , 不仅他的自然本性 , 而且他从整个人类身上获得的财富 , 都一并显露出来 。


一位年轻人被引荐给苏格拉底 , 请苏格拉底对能力进行测试 。 苏格拉底对他说:“请你说话 , 以便我能看清你 。 ”他使用“看到”而非“听到”这个词 , 无疑是正确的 。 因为只有在讲话的时候一个人的表情尤其是眼睛 , 才会变得生动活跃 , 他的才智和能力也从面貌中得到了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