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曾改变中国历史的三角恋:曹操霸占有夫之妇( 二 )

虽然曹操喜欢美女是真,但曹操进军江东绝对不会仅仅是为了美女 。特别是在后来的正统史家看来,将一场如此轰轰烈烈的战役归因于两个美女,是非常不严肃的 。宋代的评论家就批评杜牧《赤壁》诗不关心社稷存亡、生灵涂炭,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彦周诗话》) 。清代的学者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中说杜牧的《赤壁》“近轻薄少年语” 。仔细品味杜牧的诗,其中除了有对历史的感慨评议外,还表达了对历史的一种另类的观点 。在外人、后人、老百姓看来是关系国运的历史大事,对局内人来说,可能只是决定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较典型的就是三角恋,而这就是第一场改变历史的三角恋 。
曹操对二乔的单相思可能没有多少历史根据,但是历史上一些重大的转折关头,确实与男女三角恋有关 。首先就是吕不韦、子楚和赵姬的关系,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决定因素 。战国末期,秦国为巩固与赵国的关系将王子子楚送到赵国做人质 。商人吕不韦偶然遇见了潦倒不堪的子楚,在得知子楚是秦国的王子后,马上感觉到“此奇货可居” 。在打听到秦国太子安国君宠幸的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后,利用他天才商人的聪明开始进行政治上的投资 。他散尽千金,结交宾客,一方面在诸侯中大力宣传子楚的贤德,一方面给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灌迷魂汤,使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后嗣 。在一次宴会上,子楚看见了吕不韦宠爱的小妾赵姬,心生爱意,吕不韦看出来了,就主动把赵姬送给了子楚 。一个广为流行的说法是,吕不韦在将赵姬送给子楚时,赵姬已经怀上了吕不韦的骨肉,生下来就是嬴政 。而子楚被蒙在鼓里,还以为是自己的 。秦昭王死后,安国君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自然成了太子 。子楚为王后,封吕不韦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 。子楚死后,嬴政为王,尊吕为相国,号称“仲父” 。秦始皇刚登上王位时,年仅13岁,国家大权就落入了吕不韦和赵太后之手 。无论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但吕不韦与当时已成为太后的赵姬的私通应该是事实 。据说赵姬性欲太强,吕不韦无法满足她,又害怕事情暴露,于是私下找到一个叫嫪毐的人,拔去须眉,假装宦官,送给太后享用 。后来,秦始皇长大了,有人向他告了密,他就将嫪毐夷了三族,杀了太后与嫪毐所生的两个儿子,然后把太后迁往雍地 。第二年,秦始皇罢免了吕不韦,让他去河南,接着又将他流放到蜀,吕不韦在途中饮鸩而死 。无论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他是吕不韦、子楚和赵姬的结晶是无可置疑的,而如果没有那一场带有商业交易色彩的三角恋,也就没有秦始皇,没有后来的天下一统,历史可能会是另一番模样 。这当然就是第二场改变历史的三角恋 。
“百子池头一曲春,君恩和泪落埃尘 。当时应恨秦皇帝,不杀南山皓首人 。”这是宋代李觏写的一首诗《戚夫人》,讲的是两女一男的三角恋,男的是刘邦,女的是吕后和戚夫人 。刘邦的结发妻子是吕后,但遇到了戚夫人后,一心爱上了戚夫人,戚夫人不仅美丽无比,还善于鼓瑟、跳舞,她跳的舞被称为“翘袖折腰”之舞,因为跳舞时两只彩袖凌空飞旋,娇躯翩转,一甩袖、一折腰都美妙无比,让刘邦看了如痴如醉 。戚夫人和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叫如意,刘邦做了皇帝后,封如意为赵王 。因为刘邦太爱戚夫人了,就想废了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 。吕后早就有预感了,她听了张良的建议,请当时闻名遐迩的贤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邦曾想请这四人出山,这四个人没有答应 。在一次宴会上,刘邦看到了商山四皓,知道吕后已经作了准备,太子的羽翼已成,换立之事已不可能,就召来戚夫人,将情况告诉了她,戚夫人非常伤心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即汉惠帝,吕后便做了太后,她令戚夫人穿上囚衣,戴上铁枷去舂米,戚夫人悲痛欲绝,就唱道:“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吕后知道后,就毒死了如意,并下令斩断戚夫人的手脚,挖眼熏耳,喂以哑药,丢入厕所,称为“人彘” 。汉惠帝知道后,非常难过,认为不是人所能做的事 。汉惠帝痛哭不已,从此再也没有心思理朝政,不几年就死了 。吕太后专权多年,害死了刘家很多子孙,于是才有后来的倒吕运动,才有庶出的刘恒登基,才有文景之治,才有大汉的兴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