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皇帝亲自抚养的皇子是谁?( 二 )


唐太宗舍不得离开他的这个小儿子,舍不得与李治分离,甚至一想到以后他与李治每年只能见到屈指可数的几面,就忍不住潸然泪下了 。所以唐太宗为了同时保证这三个爱子的生命安全,将李治一手扶上了储君的宝座,册立为太子,而此时的李治只有十五岁 。
不过在立了李治大半年后,唐太宗又突然担心起这个由自己捧在手心溺爱着长大的儿子能否在自己走后撑起大唐的江山?忧虑的想法一开头,自然就要往下想,如果他撑不起,那么又该选谁呢?这时唐太宗将自己年长的几个儿子们统统排了一遍 。
当时李承乾被废,李泰夺嫡被贬,李宽、李祐已死,李愔、李恽的品行之差唐太宗心知肚明 。李贞跟李治差不多大,唯一适合的人选只有年长李治9岁的李恪 。
唐太宗一旦冒出了想法,以他的急性子来说必然要向人吐露,于是就找来关系极为亲密的长孙无忌单独商量,然而他对立李恪只是处在一时兴起的阶段,而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否则怎么也要拿到朝上廷议或从此培养支持李恪的势力,而不是去找最不可能支持李恪的长孙无忌商量,更不可能被长孙无忌的一席话就此说服,并且从此再不转此念 。
而唐太宗之所以会这样,也是由父子之间的感情深浅所造成的 。李恪贞观7年就去封地之国了,不过是因为一点点小错就被接连罚去实封600户(当时亲王实封只有800户),以及两次被罢去官职,与被唐太宗亲自抚养百般溺爱着长大的李治相比,完全就是天壤之别 。
李治被立为太子后,唐太宗对李治的宠爱一如既往,甚至可以说是更甚以往 。就在欲立李恪未果后没过两天,李治的长子李忠出生,虽然只是庶出,但唐太宗仍十分高兴,不仅在宴会上“酒酣起舞”“尽日而罢”,还一反皇孙只能封郡王的制度,破例将李忠册封为了亲王 。
而唐太宗先前一直将宝贝儿子安置在自己寝殿的一侧,即便李治在宫外有一座“尽一坊之地”的晋王宅,即便李治被立为太子,唐太宗也没有让他按制出宫居住或住到东宫去 。直到贞观十八年刘洎上书说:“古时的太子,向父亲问安后就退下;与父亲分住在不同宫殿,以此避免嫌疑 。如今太子进入陛下的寝宫侍奉,动不动就是十天一月,太师、太傅以下无法得到接见 。……希望遵循前人的经验,稍微抑制那些次要的私爱,扩大长远的规划 。”于是唐太宗令刘洎和岑文本同马周按日轮流前往东宫,与皇太子谈论 。结果维持了没多久,唐太宗又让儿子回到了身边,贞观二十年褚遂良也忍不住上书说:“陛下这样不让太子离膝下,常年住在深宫,师傅教导十分不便,几乎无法讲论经籍 。况且朋友不可深交,深交必然产生怨恨;父子不可一味溺爱,一味溺爱难免会出现差错 。希望陛下远观殷、周,近遵汉、魏培养太子的做法,即使不能马上纠正,也须逐渐改变 。可以尝试十天之中,一半时间送太子返回东宫,专心学习修养自身,一半的时间仍留在陛下身边 。”唐太宗这才答应了让李治每个月一半的时间住到东宫,一半的时间仍留在自己身边 。
不过相比唐太宗征高丽时那些更令人不可思议的肉麻事件,这些溺爱的事迹已经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而说到征高丽时的肉麻事,首当其冲的便数那封《两度帖》了 。
《两度帖》原文:
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 。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 。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 。耶耶,敕 。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