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崇祯皇帝之女长平公主的真实命运大揭秘( 二 )


也许是因为母亲不幸的经历,崇祯的嫔妃很少,而且很重视家庭,与子女妻妾的关系也很好 。然而正如史书上所说,他虽非亡国之君,却面临亡国之运,自己又缺乏力挽狂澜的能力和个性,更何况明朝廷已如将倾大厦,积习深重难返,已无法再扶立起来 。他倾尽全部力量,也只能让大明朝多喘几口气罢了 。
【解读:崇祯皇帝之女长平公主的真实命运大揭秘】
在内外交困、殚精竭虑中,时间很快就推进到了崇祯十六年 。这年,公主已经十六岁了,她被封为长平公主 。崇祯对女儿很疼爱,虽然国事繁重,日以继夜,还是在这一年为她挑选了驸马:周显 。然而,大明王朝已经走到了末路 。在这一年,李自成和张献忠两路义军,分头进逼,一座座城池,一片片土地,都被起义军占领 。整个紫禁城连同它里面的人,都在风雨飘摇中颤抖 。
长平公主与周显的婚期一拖再拖,始终没能举行婚礼 。和长平一样,因国家动荡而延误婚期的,还有她的弟弟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比长平小一岁,是周皇后嫡出的长子,生于崇祯二年二月 。他十四岁这年,崇祯就已经想要为他册定太子妃,然而面对内外交困的国家,直到国破家亡的那一天,崇祯都始终没能为他的嫡出长子选定妻子 。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四,已是心力交瘁的崇祯帝朱由检向天问卜,却得到了这样一句卦辞:“星走月中,国破君亡 。”果然,他很快就得到李自成自称大顺皇帝的消息,同时,也听说远在南京的太祖朱元璋孝陵发生的不祥之兆:深夜时分,总有凄厉的哭声从孝陵深处传出,守陵军士吓得逃之夭夭 。正月,凤阳地震;同月,南京地震;北京则出现了“星入月”的天象 。
朱氏的祖籍和大明王朝的起源地、京城接连出现的异常天象,令崇祯心力交瘁 。这时的国库已经见底,为了抵抗势如破竹的大顺军团,崇祯向大臣化缘,请求他们捐出家财银两作军费开支 。结果,那些凭着大明朝才富得流油的官员们,个个喊穷叫苦,即使亲如田弘遇这样的外戚,都只不过在皇帝的再三请求下,勉强拿出了一万两银子 。
这样的人心涣散,结果显而易见 。三月甲辰(十六)日,李自成的军队攻陷北京城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昌平 。仅仅过了两天,丙午(三月十八)日,北京城破 。崇祯和周皇后勉强支撑着,将三个儿子叫到面前,为他们换上粗布旧衣,让太监将他们送出皇宫逃生 。——哭成一团的父母不会知道,等待十五岁太子、十二岁永王、十一岁定王的是怎样的将来 。三兄弟逃出皇宫,首先想到的就是投奔自己的外祖父:太子和定王的外祖父周奎家、永王的外祖父田弘遇家 。
然而,周家和田家都紧闭大门,拒绝让自己的外孙避难 。从来没有体味过人世滋味的三兄弟不知还能相信谁,无处逃奔 。几天后(三月二十日)被大顺军擒获 。太子被李自成封为宋王 。仅仅过了两个月,清军引兵入关,李自成率部西逃,一片混乱仓惶中,三兄弟从此不知所终 。
一年后,福王之子朱由崧在南京即皇帝位,是为弘光帝 。不久有一个自称崇祯太子的少年由北方前来投奔 。弘光帝宣布他是假冒的太子,关进了牢狱 。南京军民对此十分不满,一片哗然 。争执尚未结束,清军已临南京城下 。弘光帝南逃,将狱中的“太子”丢了下来 。清军经过再三验证,确认少年不过是驸马都尉王昺的孙子王之明而已 。真正的崇祯太子、永王、定王,早已在乱军中失去了踪影 。
这不知下落的三兄弟,成了清王朝的一个噩梦,此后的若干年里,数不清的人打着“大明太子”的名义起兵 。然而,真正的太子慈烺、定王慈炯、永王慈炤,他们的下落,却从此成了一个谜 。这可怜的三兄弟经受了怎样的折磨,又究竟埋骨何方,谁也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