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契丹人都去哪儿了?古契丹在中国哪个地方( 二 )


史学界为了寻找契丹人的下落,首先将目光盯在北方的达斡尔人的身上 。在茫茫大兴安岭,清澈的嫩江,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达斡尔人就繁衍生息在这三道风景交汇的地方 。虽然现在达斡尔人生活的地方离辽西很远,但辽西至今还流传“正月十五杀达子”的传说,说是辽国被金灭亡后,怕契丹人复仇,金人为了赶尽杀绝,有一年当政者下令正月十五这一天统一对兴存的契丹人大开杀戒,结果大部分契丹人再次死于金人之手,而有少部分契丹人从后窗逃跑了,得以生存下来 。所以后来有人说,达斡尔人最简易的民居也要留有逃生的后窗户 。
达斡尔的意思是“原来的地方”,也就是故乡 。几百年来,达斡尔人就在这里游牧,但究竟哪里才是他们的故乡?达斡尔人自己不知道,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文字,只能靠口述来传承历史,清朝以前的事就没有人知道了 。
当地的一个传说引起了民族史学家们的兴趣:几百年前,一支契丹军队来到这里修边堡(边堡是达斡尔特有的词汇,是指一种类似长城的建筑) 。从此便在此定居下来 。这支军队的首领叫萨吉尔迪汉,就是达斡尔的祖先 。
早在清代就有人提出达斡尔源于契丹,也有现代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契丹族和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历史,找到了大量证据表明,达斡尔人是继承契丹人传统最多的民族 。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梁羽生、金庸的笔下,契丹人曾到过云南的大理国,并与大理国有过纠葛,也不知道梁羽生、金庸是怎么了解那段历史还是闭门杜撰的,不过历史还真叫两位大师说着了 。
就在达斡尔人的寻根工作全面拉开之后,寻找契丹后裔的另一条战线在云南又所新的进展 。
施甸,是云南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山区小县,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吸引了民族学家的注意 。人们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仍在自己祖先的坟墓上使用契丹小字的特殊族群,统称“本人” 。据史书记载,契丹原先没有文字 。公元920年春正月,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令创制契丹大字,这种大字是采用汉字加以简化或增添笔划而成的 。除了契丹大字之外,还有一种契丹小字,据史载是皇子迭刺创制的 。
在施甸县由旺乡的一座“本人”宗祠里,人们发现了一块牌匾,上面篆刻着“耶律”二字 。“本人”说,这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阿苏鲁,并表明他们的契丹后裔身份 。
历史上确有记载,阿苏鲁是投靠蒙古的契丹后裔,他的先祖曾参加西南平叛战争 。
但如何证明北国的达斡尔人和南疆的“本人”就是契丹人后裔呢? 一门新兴的技术为解开这个千古悬案带来了希望 。纵然历史已被遗忘,文字已经失传,语言已经改变,在契丹后裔的血液中,总还会有一种记忆在流淌,那就是基因 。现代科技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传说只能是线索,科技才能下定论,这也叫证据 。
专家们先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取到了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牙齿、头骨,在云南保山、施甸等地采集到“本人”的血样,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和其他几个旗和县提取到了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族和汉族等人群的血样 。在完成古标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硅法提取的线粒体DNA可变区比较后,他们终于得出了准确的结论: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而云南“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很可能是蒙古军队中契丹官兵的后裔 。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