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历史上3大少数民族的最后结局如何( 二 )


匈奴融入靠近高丽的鲜卑的宇文氏部落,进入朝鲜半岛 。后来宇文氏篡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权,后被汉族外戚杨坚所篡 。杨坚创立隋朝,统一中原 。
以上是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进行了最后一场演出 。之后匈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从中国历史中消失,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融入华夏族 。匈奴后裔汉化后,所改汉姓有刘、贺、丛、呼延、万俟等,很多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山西和山东等地 。
东胡
东胡是一个古老的游牧为主的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了大约1300年 。东胡语言属阿尔泰语系 。“东胡”一名最早见于成书年代是先秦的《逸周书》,《逸周书·王会篇》提到“东胡黄罴山戎戎菽”,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流域发掘的东胡人墓葬被认为是对上述说法的旁证 。
春秋时期,东胡居住在燕国北部,《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北有东胡、山戎” 。战国时期,东胡居住在燕国和赵国北部,这个时期东胡最为强盛,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曾多次南下侵入中原 。
秦汉之际,东胡逐渐衰落 。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余部聚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形成后来的乌桓族与鲜卑族 。从此东胡的名字从历史上消失 。
乌桓
秦末汉初(前3世纪末)之际,匈奴王冒顿单于击败东胡 。东胡人北迁至鲜卑山和乌桓山,各以山名为族号,分别形成鲜卑人和乌桓人 。乌桓山即现大兴安岭中部的东西罕山 。乌桓随水草放牧,以穹庐为室,常要向匈奴进贡,匈奴每岁向乌桓征收牲畜、皮革 。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46年)乌桓趁匈奴内乱之时进攻匈奴,把匈奴赶出大漠以南 。东汉对乌桓优抚,允许乌桓人部分移居太原关内各地,驻牧于辽东属国,乌桓人大多归附于汉 。乌桓南迁后,原居地为鲜卑所占,留在塞外的部分乌桓人民,亦附鲜卑,常助鲜卑寇边 。
东汉末年,辽东、辽西等地的乌桓大人趁乱称王 。初平元年(190年),辽西乌桓大人蹋顿统一现辽宁一带的乌桓各部 。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袁绍官渡之战之后败给曹操,其子袁熙、袁尚投奔乌桓蹋顿,形成残余势力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战于柳城,斩蹋顿诸王,从此乌桓彻底衰落,地位为鲜卑取代 。
五胡十六国时期,乌桓与各族杂居,形成“杂胡” 。乌桓和匈奴的混血后代“铁弗”人赫连勃勃立国胡夏 。
唐朝时嫩江以北有乌丸国,传说是乌桓后人所创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派兵征伐,之后乌桓融入其他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