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长子为何没能继承皇位?顺治六岁继位之谜( 二 )


眼看拥立新皇帝之事就要谈崩 , 聪明的睿亲王又开口了:“尔等所言甚是 , 皇子继承也有道理 , 那既然肃亲王谦让退出 , 那便拥立先帝的第九子福临为新帝 。而福临尚在幼小之年 , 须由郑亲王济尔哈朗与我左右辅政 , 待其成年 , 即当归政 。”此言一出 , 所有人都深感意外 , 因为福临此时年仅六岁 , 大家并没有想到他 。而福临也是“皇子” , 两黄旗大臣们 , 发愣之余 , 也无法再次开口 , 因为他们打的口号是“皇子继承” , 他们知道 , 福临的母亲是皇太极的五宫后妃之一---永福宫庄妃 。在五宫后妃中虽然还有麟趾宫贵妃 , 但是她的儿子博不博果尔 , 但是他年仅两岁 。大家想来想去 , 多尔衮这个随机应变的提议获得了大家的一致通过 。
至于摄政王之职 , 既然多尔衮放弃了皇位之争 , 福临还年幼 , 也无可厚非 。双方便退而求其次 , 拥立六岁的福临继位 , 即女真满族的第三位皇帝---顺治帝 。睿亲王虽然失去了做皇帝的机会 , 但却成为了这场斗争的胜利者 。顺治朝的两位摄政王 , 济尔哈朗排名是在多尔衮的前面 , 可是在第二年 , 济尔哈朗便召集内三院、六部、都察院、理藩院等宣布道:“今后各衙门办理事务 , 凡报告我二王的 , 以后都先报睿亲王 , 所有的记档署名 , 也先署睿亲王之名即可 。自此之后 , 多尔衮便位居摄政王之首 , 在年幼的顺治帝面前 , 更是以摄政王的身份独揽大权 , 当上了不是皇帝的皇帝 。
顺治继位之谜新解
清太宗皇太极因患心血管病而猝死之后 , 皇位继承在肃亲王豪格同睿亲王多尔衮之间角逐 , 但结果出人预料 , 六岁的福临成为皇位继承人 。六岁的福临何以能承大统?这是清朝历史的一个谜 。往之论者多认为出自睿亲王多尔衮之首议 。笔者提出另一粗浅看法 , 试做顺治继位之谜新解 。
按照清太祖努尔哈赤规定的皇位继承《汗谕》 , 由满洲八旗贵族共议嗣君 。时亲王、郡王共有七人: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和颖郡王阿达礼 。认为福临继位之议出自多尔衮的学者 , 其主要依据是朝鲜《沈阳状启》或《沈馆录》中的一段记载 。为便于分析 , 征引全文如下:
秘密状启 。十四日 , 诸王皆会于大衙门 。大王发言曰:“虎口 , 帝之长子 , 当承大统云 。”则虎口曰:“福少德薄 , 非所堪当!”固辞退去 。定策之议 , 未及归一 。帝之手下将领之辈 , 佩剑而前 , 曰:“吾属食于帝 , 衣于帝 , 养育之恩与天同大 , 若不立帝之子 , 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 。”大王曰:“吾以帝兄 , 常时朝政 , 老不预知 , 何可参于此议乎?”即起去 。八王亦随而去 。十王默无一言 。九王应之曰:“汝等之言是矣 。虎口王既让退 , 无继统之意 , 当立帝之第三(应作九)子 。而年岁幼稚 , 八高山军兵 , 吾与右真王 , 分掌其半 , 左右辅政 , 年长之后 , 当即归政 。誓天而罢云 。
上述《秘密状启》 , 时间记为癸未年(1643年)八月二十六日 , 即大衙门秘密会议后的第十二天 。文中的“大王”为礼亲王代善 , “虎口”为肃亲王豪格 , “八王”为英郡王阿济格 , “九王”为睿亲王多尔衮 , “十王”为豫郡王多铎 , “右真王”为郑亲王济尔哈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