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的免死金牌:古代免死金牌什么样( 二 )


“丹书铁券”的外形
之所以称“丹书铁券” , 是因为早期的铁券是以朱砂填涂其上的文字 。“丹”即丹砂、朱砂 , 用朱砂填涂文字 , 可使颜色纯正 , 又能使色彩经久不褪;以铁为券(契据) , 取其坚固、久存之意 。在后世 , 也用白银或黄金填嵌铁券上的文字 , 以示尊贵与郑重 。如南朝梁时以白银填字 , 称为“银券”;北魏时以黄金填字 , 称为“金券” 。
造型上 , 唐之前的铁券其形如覆瓦;唐之后的铁券其状如筒瓦 。内容上 , 铁券的凸面上刻有受赐者的履历、功绩与封号 , 凹面则镌有免罪、减禄的具体内容 。铁券分左右两块 , 左券颁给功臣 , 右券藏于内府 , 遇到特殊情况 , 将两券合在一起以验真伪 。
明代对铁券的尺寸还做了详细的规定 。明代铁券分为七等 。各等铁券大小不一 , 最大的公爵一等铁券高一尺 , 宽一尺六寸五分;其他各等铁券 , 大致是每等在高和宽两方面都递减五分 。
“丹书铁券”的权限
铁券的券文是以皇帝名义刻上的敕文 。唐代之前的铁券 , 券文较为简单 , 并无定制;从唐代开始 , 铁券上的文字已呈明显的格式化 。从文献记述与铁券实物上来看 , 唐代至明代的铁券券文 , 大致包括如下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记录颁赐铁券的日期 , 颁赐对象的姓名、官爵、邑地;二是记载被赐者对朝廷的功勋业绩;三是皇帝赐予的特权内容 , 如免死次数等;四是皇帝的圣言 。有时 , 券文上还有如违此誓 , “天不盖 , 地不载 , 国祚倾危”的誓言 , 以示信用 。根据不同朝代的法律规定 , 持有铁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子孙 , 可以享有皇帝赐予的诸多特权 。
从文献记述上看 , 汉代的铁券只是一种身份与荣誉的象征 , 其上并无免罪条文 , 持券者触犯刑律也难得赦免 。最晚在南北朝时期 , 铁券开始具有“免死”功能 。早期铁券免死次数大多在3次以下;从北魏至唐代 , 免死次数不断增加 , 多者达7~10次;唐代后期 , 受赐铁券者的子孙还可以凭铁券免死1~3次 。
为了有效地遏制铁券的特权 , 明洪武五年(1372年) , 朱元璋诏令工部铸铁榜 , 以成文的形式对铁券的特权进行了限定 , 对功臣免死的次数也明显减少 , 最多的是魏国公徐达 , 也仅有3次免死机会 , 大多数公侯都在3次以下 。明代法律规定 , 如功臣过世 , 其子孙须将祖上的铁券与内务府所藏铁券勘验、核对 , 定其功过 , 从而决定其爵位能否世袭或降除 。
“丹书铁券”的收藏
历史上 , 各朝皇帝颁授的铁券不少 , 但存世的却极为有限 。目前而言 , 确知的大约有5件: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颁赐给吴越国王钱镠的铁券(如图) ,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颁赐给会川伯赵安的铁券 , 现藏于甘肃省渭源县文化馆;明英宗天顺二年 (1458年)颁赐给高阳伯李文的铁券 , 现藏于青海省档案馆;明宪宗成化年间颁赐给保国公朱永的两件铁券 ,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在这5件传世的铁券中 , 传承最久远的是唐昭宗赐予吴越王钱镠的铁券 , 已有千余年历史 。钱镠 , 杭州临安人 ,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 。钱镠在唐末随董昌镇压农民起义 , 累迁至镇海节度使 , 后击败董昌 , 占据两浙十三州 , 先后被中原王朝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 。896年 , 唐昭宗嘉奖钱镠讨伐董昌功绩 , 特颁赐铁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