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第一面国旗是被逼出来的黄龙旗( 二 )


1881年9月,北洋水师从英国订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回国,由于三角形的旗与西方各国军舰上的国旗皆不相同,李鸿章经清廷批准制定了北洋水师军旗的质地、章色,并将黄龙旗改为长方形 。同时,李鸿章在同西方列强谈判、签约、通商、互派外交人员等外交活动中,看到西方列国庄严悬挂国旗,而中国却无旗可挂,深感有失天朝威仪 。他上奏慈禧太后:“今中国兵商各船日益加增,时与各国交接,自应重定旗式,以祟体制 。”慈禧就命李鸿章负责设计图案 。经过多方征集筛选,李鸿章上呈了八卦旗、黄龙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种方案,供慈禧太后选定,最后决定使用黄龙旗为大清国旗 。黄龙旗旗式一律照长方,照旧用正黄色羽纱制造 。旗中青色飞龙,仍用羽纱照旧制镶嵌,龙头向上,五爪 。此方案被清政府批准并“照会东西洋各国一体知照” 。1888年《北洋海军章程》颁布,确定本为海军旗的“黄底蓝龙戏红珠图”为大清国旗 。从此,中国有了第一面正式的国旗 。
梁启超曾总结中国人认识西方的三个阶段:即先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但器物、制度到文化从来不是孤立的 。国旗看上去只是一块布,没什么科技含量,几千年前的中国人就会制作 。可国旗中蕴含的制度与观念,却是中国所无 。国旗背后的制度与文化,国旗所代表的观念与精神,我们是不是真能理解?
【揭秘:中国第一面国旗是被逼出来的黄龙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