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前日军如何评估清朝战力:117万不堪一战!( 二 )


当然,最要命的是清廷缺乏近代国家必备的立国精神 。《策案》称:“国之基本,不只兵器精良和国内富饶 。最为必要者,在于忠君爱国之热情如何 。”“忠君”一节,乃是日人“天皇”体制下的自诩之辞,与近代化并无关系,小川又次对此也明白:“清国若为纯然之共和政治,即便缺乏忠君精神,但有富于爱国精神之义勇,在一朝有事之际,人心亦可以奋然于此”,可惜的是,“今日清国之人民,……乃无智愚昧之人民”,“不知爱国为何物” 。
图注:小川又次《征讨清国策案》原文(部分)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评估,乃是基于相当细致的调查 。如《策案》所提供的清廷防勇、练军的具体兵力数据表,即显示其调查具体到每一省份,始总计得出431400人之总数,清廷当日也未必有这样精确的数据 。而《征讨清国策案》,不过是日军发动甲午战争前诸多调查报告与建策方案中,较突出的一份而已 。尤为使人喟叹的是:这份《策案》,时隔7年之后,对清廷仍然适用 。
【甲午前日军如何评估清朝战力:117万不堪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