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中国敢于单挑日菲越不把美国放在眼里( 二 )


共同开发仍具战略智慧
文章说 , 对钓鱼岛争端 , 中国现阶段目标就是通过派遣公务船或飞机到该海域巡航宣示主权 , 迫使日本承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 , 然后双方再讨论共同开发的问题 。依照目前紧绷的中日关系 , 这一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 , 但基于双方密切的经贸关系 , 中日因钓鱼岛争端而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也很低 。
文章称 , 对中越西沙海域对峙 , 中国依靠强大海上实力迫使越南船只无法接近981钻井平台 。越南除了诉诸国际法庭 , 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阻止中国在西沙海域开采油气 。中越有过陆上边境冲突 , 双方深知冲突的后果 , 不大可能将西沙海域的对峙扩大到其他领域 。中国派出981钻井平台的目的就是要在“自己的海域”勘探打井 。除非越南采取过激行动 , 例如用军事手段损毁981钻井平台 , 否则中国不会轻易对越动武 。
文章认为 , 相较于日本和越南这两个“老冤家” , 中国在中菲争端中可能最为“淡定” 。由于国力悬殊 , 中国并不把菲律宾视作对手或威胁 ,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对菲律宾手软 。菲律宾仍扣押着多名中国渔民 , 并将中国告上了国际法庭 。这些问题若进一步发酵 , 中国有可能重施2012年控制黄岩岛的“故伎” , 驱逐“驻守”仁爱礁的菲律宾军人 。
文章说 , 整体上看 , 中国在东海、南海采取一些攻势并不说明它已放弃“韬光养晦”战略 , 而是其经济、军事实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后 , 有能力维护历史主权的体现 。但对于周边国家来说 , 一个强大邻居突然出现在家门不远的地方 , 那种紧张不安恐怕不是这个邻居所能感受 。从这个角度说 , 中国与日菲都需要加强沟通 , 缓解彼此的焦虑 。
文章最后说 , 中国与日菲越的岛礁争端短期内难以平息 , 但绝非没有和平解决的可能 。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 就充满了战略家的智慧 。这一智慧不仅为中国高层管控东海和南海的风险提供了很大的回旋余地 , 也给日菲越解决与中国的海洋争端提供了思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或许不是各方最想要的结果 , 但至少不是最坏的结果 。
【新报:中国敢于单挑日菲越不把美国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