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古人讲“家庭有三项,家兴人也旺”,是哪三项,你家也有吗

亲人不睦家必败。——林肯
虽然中国古代社会科学并不发达,但是在经验总结方面,中国人绝对算得上是大师。对于家庭,中国自古便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家和万事兴”。
古人认为只要一个家庭和和睦睦,那么这个家庭必然能够有很好的发展。家庭和睦也因此成为了很多长辈人的追求,为了解决大家庭可能带来的各种争端,长辈们往往会要求子孙后辈进行妥协。


张英|古人讲“家庭有三项,家兴人也旺”,是哪三项,你家也有吗
文章插图

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当中,中国智慧的古人也采用了一系列方法来保证家庭的和睦。家训就是一种保持家庭和谐的重要方法。纵观《颜氏家训》《治家格言》和《曾国藩家书》,可以发现古人常讲:“家庭有三项,家兴人也旺。”这三项对一个家庭十分的重要,可以说是家庭兴旺的保证,这是哪三项呢?你家也有吗?
一、与邻为善,睦邻友好
《增广贤文》当中有一句话就清晰的指出了与邻为善的重要性。《增广贤文》说“和得邻里好,犹如拾片宝”。也就是说,如果将邻里关系处理好,那么家庭就仿佛得到了一件宝贝。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解释具体的原因之前,先来说一个邻里和睦的典范。喜欢旅游的人想必都知道六尺巷的故事,这个故事正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经典。
相传在清朝康熙的时候,当时的礼部尚书张英在朝为官,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礼部尚书虽然不同户部尚书那样管钱,也不同吏部尚书那样管官,其实礼部尚书还是拥有一定的实权,因为礼部主要负责清代的科举考试。
在这位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有一户吴姓人家与他们家相邻,这户吴姓人家在翻新房子的时候故意将房子的地基扩大,侵占了张英老家的地盘。
这还得了,欺负人都欺负到礼部尚书头上了,张英老家的人立刻就写了封书信给张英,希望他从中调停。


张英|古人讲“家庭有三项,家兴人也旺”,是哪三项,你家也有吗
文章插图

张英收到信之后,并没有仗着自己在朝为官,用自己的官威权力来威慑这吴姓人家,他写了一封书信给老家的人,用打油诗的方式,让老家的人再给这户吴姓人家退让三尺。
张氏族人看到信后觉得有一些气不过,但是既然张英让他们这么做,而房子又是张英的,他们也就听了张英的话,主动再让出了三尺的土地。
隔壁的吴姓看到张英这样一个做法,也自觉惭愧,主动将侵占的三尺土地让了出来,如此一来,在两户人家之间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这就是六尺巷的由来。
从这则故事当中,不难看出张英在处理邻里关系之间的智慧。就算是张英的官做到天大,如果他老家的人不能支持他,那张英日后肯定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邻里之间其实牵涉了非常多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在平时展现不出来,一旦到了关键时刻便尤为的重要。
比如说,如果家里有男丁要娶妻,女方如果派人查访,必定是先问邻里。再比如家里有男人在政治上要高升,如果地方上不支持的话,一封举报信、检举信打上去,就算是没有嫌疑,为了避嫌,恐怕也得让一让,等一等。


张英|古人讲“家庭有三项,家兴人也旺”,是哪三项,你家也有吗
文章插图

邻里之间,如果家里平时短了些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可以借用一下。如果是遇到家中有老人摔倒而且又没有子女在旁看护的话,邻里便就成了唯一求救的对象。
这就是为什么说邻里和睦非常重要,进入现代社会,虽然人们都住在鸽子笼一般的公寓里,对门平常也都是紧闭着。但是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还是能够与邻里之间相互熟悉,比较和睦的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