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与辛弃疾的报国杀敌理想相去甚远,但他尽职尽忠,政绩卓著 。每到一地,总是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奖励生产 。创办学校,训练军队,安定民生 。1172年,在滁州(今安徽滁州)办荒政时,半年就大见成效,把一个穷困的偏远之州变成了商旅云集、人民富足之地 。1180年在湖南创办“飞虎军”,军威雄壮,将士勇猛超群,是长江流域各军队中实力最强的一支 。
同时,他始终不忘抗金事业,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被派往抗金前线,驰骋沙场,弯弓杀敌,收复失地 。1204年,宋宁宗召见辛弃疾,君臣对谈,他冷静分析金国形势,认为政府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充实国力,然后出兵北伐 。宰相韩侂胄借重辛弃疾的名望,把他派到镇江去做知府 。到任后,不顾六十五岁高龄,积极谋划抗金大计,并预制了一万套军服,计划招募一万名兵丁,训练一支队伍渡过淮河去杀敌 。虽然到职不久就被调离,但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深深的感染着其他的爱国志士 。
1207年秋,韩侂胄再次北伐,仍想请辛弃疾出山声援,但诏命到达之日,辛弃疾已是病重不能起床了 。临死之前,还大喊了数声“杀贼、杀贼!”恨恨而亡 。
【揭秘:辛弃疾率五十人跃马持枪入五万人敌营!】 真是江山不复,死不瞑目 。
三、诗文铿锵万古传
由于恢复失地、抗金救国的理想始终不能实现,辛弃疾用他最擅长的词做武器,拿起纸笔做刀枪,尽情挥洒他的爱国信念,抒写积郁于心的复杂情感 。他的很多重要词篇,都表现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
他时时刻刻将中原故土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挂在心头:“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声声慢·征埃成阵);他以抗金、收复失地的重任鞭策自己和其他同道:“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他在词中高呼:“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千里握洼种) 。
他幻想奔赴沙场,收拾残破河山:“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他将胸怀中蕴藏的凛然杀气,凝结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醉子挑灯看剑) 。直到晚年,还在一面感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面追忆自己青年时代的战斗生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这种永远不甘在平庸中度过人生的英雄本色,这种失地未复、寝食难安的执着气概,伴随了辛弃疾的一生,也始终闪耀在他的词中,奏响了宋词的最强音 。
虽然环境没有给辛弃疾更多的机会,除了早年的奔入敌营,也几乎没有
与金军直接交过战 。但他的勇猛,他的执着,他的大声疾呼,他在词中所反映出的热情与杀气,却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一种金戈铁马、壮士豪情的英雄气概!
- 专家揭秘海昏侯腹中瓜子谜团将做有无毒化验
- 揭秘埃及艳后之死:竟让侍女用毒蛇咬自己
- 揭秘:武则天的44岁未婚母亲究竟是什么样的女人
- 揭秘:大脚马皇后是怎样管朱元璋那些女人的?
- 揭秘:为什么唐高宗和武则天守陵的石像为何都没脑袋?
- 揭秘:7大考古恐怖发现沼泽木乃伊或是牺牲品
- 揭秘:史上为女人丢江山丢尊严丢性命的痴情皇帝
- 揭秘:古代历史上的那些著名美女为何多是少妇?
- 揭秘:宋太宗赵光义当着宋太祖的面调戏美艳皇嫂
- 揭秘:武则天能够执掌天下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