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怎样搞调查?登民数书土田度山林( 二 )


应用型社会调查 。其调查者主要是除上述几类调查主体之外各行各业的翘楚 , 其主要目的是把握社会需求、服务广大受众 , 开拓新业务、创造新局面 。例如 , 秦的《封诊式》中记载的司法调查 , 刘晏的商情调查和经济调查 , 郑和的《郑和航海图》 , 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 , 以及清的《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内府地图》等 。应用型社会调查的社会功能 , 主要是各行各业翘楚满足社会需求 , 搞好自身业务 , 更好服务社会的有效手段 。
古代社会调查都调查些什么
先出现人口调查 , 后出现土地调查 。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后 , 由于需要征集兵员抵御外侮或对外扩张 , 因而早在夏商时期就出现了对于“登人”的调查 。这说明 , 人口调查早于土地调查 。就人口调查而言 , 由于征集兵员、派使徭役只需要掌握丁(成年男子)口数 , 因而丁口调查又早于全面的人口调查 , 直至西周“及大比 , 登民数 , 自生齿以上 , 登于天府 。”(《周礼·秋官司寇第五·小司寇》) , 仍不是全面的人口调查 。就土地调查而言 , 山水调查早于田亩调查 。因为 , 上古时代水患频繁 , 它涉及到部族的兴衰存亡 , 因而就出现了勘察山脉、水系及其走向的大规模山水调查 , 《山海经》、《禹贡》等 , 就是古代山水调查的结晶 。至于田亩调查 , 由于早期华夏地广人稀 , 想耕种多少地就耕种多少地 , 根本不存在田亩调查的客观需要 , 直到春秋时期的楚国才出现“书土田 , 度山林 , 鸠薮泽 , 辨京陵” (《左传·鲁襄公二十五年》)的记载 。
先重人丁、户口调查 , 后重田亩、财产调查 。赋役 , 是赋、税和兵、役的合称 。赋税 , 是统治者为管理国家、维护统治而强制征收的田赋和捐税 , 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 , 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 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 , 以及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 。兵役 , 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 , 镇压百姓反抗 , 抵御外族入侵或对外扩张 , 兴建皇家宫室、官衙和水利等官用、民用工程而强行征集的兵员和徭役 , 一般以成年男子为征集的对象 。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 以唐建中元年(780年)实行“两税制”为界 , 此前多重口税、丁税 , 此后转向重田税、财产税 。因此 , 为征收税赋而开展调查的内容 , 从夏、商、周 , 到秦、汉、隋直至唐前期 , 大都重丁口调查、人口调查和户口调查;唐建中元年后 , 则转向重田亩调查和财产调查 , 特别是清雍正推行“摊丁入亩”改革后 , 田亩和财产更成为行政性社会调查的重点内容 。但是 , 这绝不是说人丁、户口调查不重要 。由于兵役的征集都以成年男子为对象 , 因而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丁口调查 。秦以后丁口调查扩展为人口调查 , 但仍强调“令男子书年” , 其目的是便于根据男子年龄来征集兵员和徭役 。总体而言 , 对于统治阶级来说 , 人丁、户口调查 , 不仅先于田亩、财产调查 , 而且重于田亩、财产调查 。
先经济领域调查 , 后非经济领域调查 。夏、商、周时期 , 以农牧业为经济基础 , 以税赋为主要目的 , 因而早期经济调查的内容 , 大都涉及农牧业和税赋情况 。例如 , 夏王朝的农业主要种植粟、黍、豆、麻和水稻 , 其收成和税赋主要取决于土壤状况 , 因而《禹贡》按土质优劣对九州的田、赋情况进行复合分组:首先 ,  按“等”分为上、中、下三等;然后 , 按“级”再细分为上、中、下三级 。这种复合分组 , 既是农业调查的结果 , 又是税赋调查的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