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最教育人类的成语故事之二:持之以恒 世界之最成语( 二 )


△毛泽东题词及其书法《艰苦朴素》 。
第五个时期是毛泽东书法登峰造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书法特点"随心所欲、不逾矩",代表作有:1961年9月9日,书《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1962年手书《采桑子·重阳》《忆秦娥·娄山关》》;1963年2月28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1964年2月4日手书王昌龄《从军行》 。这一时期的时间段为1961一1966年 。
△毛泽东题词及其书法《向雷锋同志学习》 。
纵观这五个时期,基本能反映出毛泽东书法的演化和书法风格变化的大致过程 。在学生时代,毛泽东勤学苦练,打基础,首先,是他本人对书法的爱好 。他在一师期间,就开始临摹碑帖,坚持每天练字 。期间,我们可以从他在一师读书时,用蝇头小楷在《伦理学原理》上留下的一万两千多字的批注,看出其书法初期工整严谨的楷体 。这些楷体字都很小,但每个字都是一丝不苟,用笔严谨,端庄刚健有力,结构清朗、用笔飘逸,既有两晋南北朝唐时楷书的功力,又有魏碑的古拙 。
在中国革命发展最艰难困苦的时期,毛泽东逐渐从一介书生成长为革命家和国家主席,这一时期,毛泽东书法在平稳中探索,在寻求中前进,在书法艺术上探索自己的道路,寻求自己的风格,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形成独特风格 。
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阶段,毛泽东的书法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书法艺术的瀚海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一时期毛泽东书法的特点一看便知,无人替代、自成一体、独树一帜,这与其在领袖地位、声望、形象、心境的形成是一体的 。其书法笔迹年年都有变化,不断在提高 。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十年,是毛泽东书法广度、深度和高度精深的十年,这一时期,随着国内形势的稳定,毛泽东洗去战火的硝烟,住进了中南海丰泽园,各方面的环境和条件都好了,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工作之余,神游书海博采众家之长,取其神韵,用其所长,契其瑰宝,在书法艺术上开始的新的更高层次的追求,这是毛泽东书法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审美视野和审美情趣上有质变性质的开始和提高,在用笔、结构、布白上,有着惊人的水准 。此时的毛泽东书法,或神彩照人,或妙趣横生,足可雄视书坛 。
最后一个时期的毛泽东书法,成就是最为辉煌的,也是毛泽东最富创造的时期,此时的他翻开了大量的草书字帖,反复研习,此时的毛泽东已经登上当代书法艺术的巅峰,他的草书资性任情,随意挥洒,字字传神 。
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的书法创作,其书体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从楷书、到行书、再行草到草书,这一过程 。
△毛泽东的楷书《离骚经》 。
楷书是学习书法的基本功,传统学习书法的方法一般都是从学习楷书开始,毛泽东也是如此,早年攻楷书,直到延安时期,毛泽东的书架中都放着晋唐小楷碑帖 。
行书是毛泽东非常喜爱的书体,也是毛泽东书法独具风格的书体之一 。毛泽东的行书,墨迹似行云流水,舒畅自然,柔韧清秀,潇洒活泼,且气脉贯通,字字有神 。
毛泽东的行草书体,是行书和草书的巧妙结合,跌岩起伏、自然风趣,相较于单一书体,更显活泼,更富神韵 。毛泽东行草书体,受王羲之父子影响很大,他本人也很欣赏二王,反复临摹,摒弃其流美而静的意韵,汲取其刚健中正,特别是"飞动"的姿态 。
△毛泽东诗词及其书法《七律·长征》 。
毛泽东行草字体的风格,反映了他潇洒飘逸、开放大度、情驰神纵、豪放雄健的性格,也体现其"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和内心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