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10过秦论 可谓历史之最同义词(11)


多重排比 , 气氛热烈 。辞赋中往往铺锦列绣 , 排红叠翠 , 排比句如鳞次栉比 。可是因为句式少变 , 致使文字板滞僵直 。《过秦论》则变化其用 , 以多组排句复合 , 从而犹如繁弦急管般热烈 , 增强了艺术效果 。写“诸侯恐惧 , 会盟而谋弱秦” , 先以“齐有孟尝 , 赵有平原 , 楚有春申 , 魏有信陵”四个相同的主谓结构的句式排比 , 显示“合从缔交”的广 。接着以“明智而忠信 , 宽厚而爱人 , 尊贤而重士”三个相同的联合结构的词组排比 , 显示上述四君子的谋略才干 。再以“……中山之众”“……杜赫之属为之谋”“……乐毅之徒通其意”“……赵奢之伦制其兵”四个基本相同的带有长串定语的主语以及相同谓语形式的句子 , 显示“天下之士”合纵缔交 , 戮力攻秦的力量 。最后更以“追亡逐北 , 伏尸百万 , 流血漂橹;因利乘便 , 宰割天下 , 分裂山河 。强国请伏 , 弱国入朝”八个结构异同交错的四言句 , 显示秦乘胜前进夺天下 , 摧枯拉朽攻诸侯的声势 。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奔放 , 如果只是一式到底 , 那又机械呆板了 , 将多种句式的排比句组合起来 , 则整齐与参差结合 , 相为映照 , 文章便张弛有致、气韵流转了 。作者为了集中排比 , 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的对比条件 , 着力渲染 , 且有言过其实之弊 。据《史记·六国表》载 , 周慎靓王三年(前318)有“五国共击秦 , 不胜而还”之事 , 并没有“九国之师”齐出动的情况 。作者简单概括了战国时代所有的人才 , 且加以排比 , 突出了声势浩大的气氛 , 和秦日后的崩溃作了鲜明对比 。《过秦论》中多用排比 , 而句式多变 , 组合有异 , 这也是本文格高调响的一个原因 。
潜义伏理 , 气蕴于内 。作者写秦气锐势盛 , 是为了说明这是施仁义的结果 。可是贾谊只将施仁布义隐嵌于字里行间 , 反而铺张扬厉地大写追亡逐北、席卷天下的声势 , 待到文末点题后 , 回顾前文一审视细察 , 始觉作者原来处处设伏 , 密而不漏 。作者于第1段就带出了秦能轻取易攻的原因:“商君佐之 , 内立法度 , 务耕织 , 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由于采取了商鞅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对内、对外政策 , 司马迁也认为这属仁义之举 。他说:“地形险阻 , 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 , 所以为治也 。犹未足恃也 。夫先王以仁义为本 , 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 , 岂不然哉!”作者叙秦的每一阶段 , 都紧扣住这点 。本文题旨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而于前文却明写、详写“攻守之势” , 暗写、略写“仁义之施” , 气蕴于内 , 象呈于外 , 使人首先从气势磅礴的文辞上得到感染 , 直到最后才将内蕴的含义加以挑明 , 读者拨除疑念 , 释除悬念 , 把握主旨 , 则顿觉原来的潜义伏理腾跃而出 , 熠然生辉 , 戛然作响 。
反复比照 , 导出题旨 。作者为了导出论述中心 , 反复比照 , 逐步深化 。先是远比 , 以叙述设置比照条件 。作者写陈涉的出身卑微 , 才能平庸 , 不成军旅 , 可是“斩木为兵 , 揭竿为旗” , 随即得到天下人的响应、支援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写陈涉起事如此之易 , 和前文写诸侯攻秦如彼之难 , 遥为映照 , 对比鲜明 , 为下文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再是近比 , 从比较中引出议论 。陈涉之位和九国之君比 , 尊卑悬殊;陈涉武器和九国之械比 , 利钝大别;陈涉之众和九国之军比 , 众寡极异;陈涉之谋和九国之士比 , 智愚径庭 , 陈涉和山东之国相“度长絜大 , 比权量力”不可同时而语 , 可是“成败异变 , 功业相反” , 这就激起读者急切追寻原因 , 为作者揭示答案蓄积了语势 。最后是总比 , 总括前文两极对比 , 从而揭示题旨 。总结全文时 , 总结了秦占地由小到大 , 广有天下 , 势力由弱到强 , 统制诸侯 , 统治由暂到久 , 长及百年 。一夫毁七庙 , 宰割天下者反身死于人手 , 将秦与陈涉两方面都予以极化 。这样 , “何也?”的设问就更为强烈 。在如此步步进逼的情势下 , 迸发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 , 便如水到渠成般自然 , 雷霆震空般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