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家族下台后为何没被赶尽杀绝?( 二 )


【爱新觉罗家族下台后为何没被赶尽杀绝?】可以说 , 载沣的一生 , 所追求的是一世无忧、恬静安逸的普通人生活 。他没有强烈的权力欲与支配欲 , 相比之下 , 他更注重生活 。他很推崇白居易的一篇诗句:“蜗牛角上争何事 , 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随喜 , 不开口笑是痴人 。”放下权势和负担之后 , 载沣真正实现了自己的追求 , 后半生无病无痛 。1951年 , 他安详地病逝于北京魏家胡同29号 。
1960年1月26日 , 在全国政协接见特赦回来的溥仪及其家族成员时 , 周恩来在谈话中提到载沣 , 说:“载沣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主动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 。他后来也没有主张对革命进行武力反抗 , 也没有站出来反对宣统皇帝‘逊位’ 。这些表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 客观上有利于革命 。到了民国以后 , 贵族和遗老中有人不遗余力地进行复辟大清王朝的活动 , 但载沣却始终没有积极参与 。这一点也是难得的 。”
从清朝奠基人努尔哈赤到最后一位皇帝溥仪 , 清王朝一共经历了296年 , 其间 , 数位儿皇帝登基 , 但摄政王只出现过两位 , 一位是开国时期的多尔衮 , 另一位就是逊帝溥仪的摄政王 , 同时也是溥仪的父亲—载沣 。冥冥之中似有定数 , 这两位恰好是清朝的一始一终 。尽管扮演着丢失政权的不光彩的历史角色 , 载沣 , 这位统治中国三年的摄政王 , 还是坦然走下帝国权力的巅峰 , “回家抱孩子” , 过起了平常生活 。此后 , 他还坚决抵御了多次复出掌权的诱惑 , 甘心过普通百姓的日子 。
曾为统治者的爱新觉罗家族 , 最后平安地实现“软着陆” , 在下台后没有被赶尽杀绝 , 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上绝对是个奇迹 。究其原因 , 这应当得益于载沣在掌权期间形成的宽容的政治气氛 。反之 , 如果当年清王朝不顺应潮流 , 坚持暴力血腥镇压民众的正义诉求 , 那么 , 等待这类统治者的必然是悲惨的下场 。回想当年 , 26岁的汪精卫刺杀26岁的摄政王载沣失败被俘后 , 世人都以为汪精卫必死 , 载沣却出人意料地予以释放 , 此时的他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 , 却表现出了难得的自我控制和宽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