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与美貌无关?独特的清宫选秀制度( 二 )


网络配图
门第第一?品行第二
下面便说到我们所关注的正题了:清宫“选秀”到底以什么为标准?美丽的容貌是否是入选后宫的主要标准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清宫“选秀”并非“选美”,而且美貌还有可能成为被淘汰的理由 。
首先,清宫“选秀”的范围有限,只是在八旗女子中进行选择,广大的平民女子是没有资格参加的,所以候选人数并不多,选出美貌女子的概率也有限 。其次,清朝统治者对“女色”存有一种忌惮心理 。清宫“选秀”制度中就明文规定,八旗秀女被阅选时,必须穿着旗装,更不允许浓妆艳抹 。而且,越是貌美的女子,越容易被人联想到“红颜祸水”一类的词汇,而遭到阅选“秀女”的太后的抵制和满朝文武的指责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帝王好色是极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就算是皇帝已有“意之所属”,也不敢轻易犯“好色”之大忌 。
清宫“选秀”的真正标准是品行和门第 。所谓品行,就是说所选之女应有“母仪”,有仁厚端方之相,仪态庄重,慈威并济;性格方面应是孝慈、温恭、宽仁、淑慎,不急不躁,通情达理 。所谓门第,就是该女子出身如何,王府千金和旗兵之女在选秀的天平上是有天壤之别的 。
在品行和门第这两条标准的权衡中,门第是第一位的 。清代的皇家后妃大多出自名门,而品行倒在其次 。至于相貌,很多时候更是连考虑都不考虑的因素了 。光绪帝的红颜知己珍妃相貌尚可,但她并不是凭借美貌入宫,而是凭借显赫的门第——父亲长叙官至侍郎;祖父裕泰是曾任闽浙总督和陕甘总督的封疆大吏;伯父长善是广州将军,同时又是大学士桂良的女婿、恭亲王奕的连襟 。至于光绪帝的皇后——后来的隆裕太后,众所周知,奇丑无比,但她无人可比的门第弥补了相貌的不足 。于是,在清宫“选秀”的特有标准下,她以堂堂慈禧太后侄女的尊位入主后宫,母仪天下 。
慈禧太后的“大清门之恨”
最终被选中的“秀女”之中,以选为皇后者最为尊贵 。皇帝要举行隆重的婚娶大典来迎娶皇后,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皇后被迎娶时的进宫路线 。按清制规定,皇后的轿子要从大清门(明清两代皇城正门天安门的外门,又称“皇城第一门”,1959年扩建天安门广场时拆除,1976年在其遗址处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抬进来,依次通过天安门、午门,直至后宫 。而被选为妃嫔的“秀女”,则只能从紫禁城的后门神武门入宫 。于是,走没走过大清门,便成为衡量后宫地位尊卑的一项尺度 。
网络配图
慈禧太后以“选秀”入宫,但只被封为贵人,后因得宠,逐步抬升 。但这无法弥补她没有走过大清门的遗憾,所以她格外忌讳这点 。偏巧,与她不和的儿媳妇——同治帝的皇后阿鲁忒氏是从大清门入宫的正宫皇后 。阿鲁忒氏与慈禧太后没有亲缘关系,在性情、爱好等方面又有较大差异,加之她有些清高,因此素来不讨慈禧太后喜欢 。
一天,慈禧太后责骂阿鲁忒氏,阿鲁忒氏在忍无可忍之时说出一句“请给媳妇留点尊严,媳妇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 。这直接刺到了慈禧太后的痛处,并让她产生了置儿媳妇于死地的杀心 。结果,同治帝死后不到100天,年轻的皇后阿鲁忒氏就在慈禧太后的虐待和逼迫下自杀殉葬了 。
原来,清朝的后宫女人并不都是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 。慈禧太后难称貌美,而隆裕皇后更是长相奇丑 。她们能被选为“后宫佳丽”?就是和独特的清宫“选秀”制度有关 。
【探秘:与美貌无关?独特的清宫选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