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反真相!吴三桂谋反实为康熙帝所逼?( 三 )


而正是这种客观存在的民族之争 , 不仅让三藩内部凝聚力更强 , 也是日后大乱爆发初期 , 虽然发动者是为人所不齿的昔日背叛者 , 大江南北的汉人响应者仍众的原因之所在 。当然 , 跟着当朝的汉人也不少 , 尤其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们;另外 , 坐山观虎斗的汉人同样不少 。个中原因不想多说了 , 十七世纪汉民族的不断失败 , 根子就在于此 。
网络配图
切入正题 。这边吴三桂们真的开始磨刀霍霍了 , 而康熙那边却还浑然不知 , 全力做着撤藩的前期准备工作 , 好几万人呢 , 漫漫长路 , 线路怎么走 , 沿途怎么接待 , 到目的地后又怎么安置 , 浩大的工程啊 。
比起三峡移民恐也不简单吧 。三百多年前的事了 , 没飞机、火车、汽车、轮船什么的 , 综合条件更是差之千里 , 尤其他们并非一般民众 , 而是三个强大的军民结合体 , 稍有不慎 , 后果不堪设想 。
康熙忙得不亦乐乎 , 其间有很多专门御批 , 足以体现他对撤藩之事的重视与对被撤之众的关切 , 但从他的着眼点来看 , 倒能明确一个真相 。
原来他忙了半天 , 没有一件触及假如吴三桂们有啥异常如何防范的问题 , 虽然《圣祖实录》之类书上有不少事后弥补这方面不足的大帝语录及其他相关言辞 , 但根本找不到能够证明当时朝廷哪怕有一点实际举措的证据 。
这也侧证了康熙当初决定三藩同撤时 , 想的就是那么简单 , 认为圣旨一到 , 一切OK , 大臣们想这想那 , 还分几步走 , 纯粹多虑 。什么“撤亦反 , 不撤亦反” , 事后遁词也 。吴三桂们谋反之箭已在弦上 , 岂能不发?
从此 , 吴三桂进入了人生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 , 他前不见古人后不知是否有来者的人生也至此奠定 。经过一番精心谋划 , 康熙十二年(1673)十一月二十一日 , 吴三桂终于正式反了!
【谋反真相!吴三桂谋反实为康熙帝所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