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上皇模式交接权力最体面的,算是清高宗弘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乾隆皇帝 。《清史稿·高宗本纪》记载,乾隆在当皇帝60周年、85岁时,禅位于39岁的太子颙琰(清仁宗,嘉庆皇帝),公开理由是祖父圣祖康熙帝在位61年,他不能超过 。实际上,弘历相当恋权,虽做太上皇事实仍在行使皇帝的权力 。太上皇模式相对来说少血腥气,是比较温和的一种国家政治权力交接规则,能者上,庸者下,理由上说对保持政权稳定过渡和国家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 。但古今中外真正心甘情愿让出宝座,乐做太上皇的,有几人?所以,太上皇不死,其政治影子便无处不在,所以,历朝历代都忌讳“太上皇” 。
宫廷政变模式——“此逐君侧之恶人”
皇太子模式初衷是尽早确立接班人,以避免内乱 。但是,“立长”、“立嫡”的标准,显然从制度上剥夺了同是“龙的血脉”的其他皇子荣登大位的权利和机会,有想法的皇子岂能甘心?于是以兄弟反目、手足相残为特征、充满血腥气息的“宫廷政变模式”,应势而生 。宫廷政变模式实是武力夺位,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现实版,或搞掉太子让皇帝“补选”自己为接班人,或逼皇帝内禅让位,或内宦宠臣“移花接木”、“狸猫换太子”,有的干脆将皇帝从宝座上赶下来 。
通过宫廷政变模式,成功完成权利转移的,历代不绝 。创造“贞观之治”盛世的唐代有为皇帝、太宗李世民,便是这样当上皇帝的 。《新唐书·太宗本纪第二》记载,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时为秦王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皇太子李建成,逼李渊确立他为唐朝接班人 。不久又采取太上皇模式,软逼李渊于同月十六日(公历7月14日)下亲笔诏书“朕应当加上太上皇的尊号”禅位,李世民于当年八月如愿当上了大唐皇帝 。或许是因为李世民带了坏头,唐代宫廷政变屡有发生,女皇武则天、唐中宗李显、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都是通过流血、非流血的宫廷政变,取得了大唐统治权 。特别是武则天,其行为竟然成为后世野心家的榜样,当代“四人帮”之一、毛泽东的夫人江青,当年便想当共和国的“女皇” 。
明成祖朱棣坐上宝座,也是采取宫廷政变模式 。朝廷“削藩”,严重威胁王位,时为燕王的朱棣遂发动靖难之役,逼得父亲朱元璋(明太祖)钦定的接班人、自己的侄子朱允炆(建文帝)自焚 。只是,朱棣这场宫廷政变动静太大,实乃明初国内战争,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一直打到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 。朱棣发动宫廷政变颇有理由,他援引《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春秋公羊传·定公十三年》中对此有更明了的解释,“此逐君侧之恶人”,意思是,这就是清除皇帝身边的坏人 。这句话是“宫廷政变模式”的理论基础,“清君侧”也因此成为历代宫廷政变者的万能口号 。
密储模式——“密书其名,封之于库”
到了清代,中国国家政治权力交接出现了新气象,在“皇太子模式”基础上,清代改革过早公开接班人的做法,而是秘密指定皇太子,但不公开诏书,秘藏起来,等先皇驾崩后才公开,此即“密储模式” 。密储模式首创者,是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清世宗胤禛,即民间常说的雍正皇帝 。至今坊间仍有雍正篡夺帝位的传言,康熙儿子很多,仅写入宗谱的便有24人,他是康熙皇帝第四子 。“龙”多主乱,清朝前期皇位争夺十分厉害,康熙本来也遵循皇太子模式,立胤礽为接班人,但两立两废,此后一直未在立,直到快死了,接班人的位置仍空着 。《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中“清世宗袭位之异闻”条称,康熙临终手诏:“朕十四皇子,即缵承大统” 。这天字第一号绝密情报,竟然让四皇子胤禛知道了 。他遂一人悄悄来到康熙病榻前,以侍疾为名偷改了诏书,易“十四”为“第四” 。
- 武圣关羽:从正史和演义中看关羽的单兵作战能力
- 隆兴和议指的是什么发生在什么时候?
- 柴绍的老婆柴绍和老婆平阳公主关系如何
- 电脑显示器高压板和驱动板维修哪个贵?
- 三个魔发匠效果怎么样,三个魔发匠和古乳那个好?
- 三个又念什么,三个女读什么
- 岳飞和于谦皆死于朝廷之手愚忠还是悲壮?
- 楼兰古国:楼兰与汉朝和亲后为何更名为鄯善国?
- 洗衣液和皂液的区别 洗衣液保质期多久
- 万得股票好用吗,东方财富通和万得资讯的炒股软件哪个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