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丞相梁克家生平简介梁克家是怎么死的( 三 )


第一次是北宋初·神宗·元丰以前 。名义上与唐代没有什么不同 , 但实际上却有很大区别 。主要在于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 , 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 。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 , 不相统摄 。宰相之权既已分削 , 又设参知政事互为牵制 , 相权益弱 , 而皇权却由此加强 。另一方面的变化是 , 中枢机构中三省制已进入衰落荒废的阶段 。职权的转移 , 是三省制消亡的先声 。
第二次是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开始的官制改革 , 史称“元丰改制” 。撤销中书门下 , 恢复唐初三省制度 , 置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和门下侍中 。不过 , 这三个官位只是虚设 , 从不授人 。又仿照唐制 , 用尚书左仆射、右仆射代行尚书省的职权;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 代行中书令的职权 , 他们是正宰相 。参知政事的名称被取销 , 而增设四名副宰相 , 即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 。
第三次是北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年) , 蔡京任宰相 , 自称“太师” , 总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之事 , 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 , 由太宰兼门下侍郎 , 少宰兼中书侍郎 。钦宗·靖康年间 , 又废除太宰和少宰 , 改为尚书左仆射和右仆射 。
第四次是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 , 以左仆射和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为正宰相 , 又将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改为参知政事 , 为副宰相 。取消尚书左、右丞的官称 , 大体恢复宋初制度 。
第五次是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 , 改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左、右丞相 , 参知政事照旧 。除去中书令、侍中、尚书令的虚称 。门下并入中书 , 称中书门下 。左、右宰相主中书事 , 兼尚书省之长 , 六部直属于宰相 , 尚书省之制废于无形 , 实际上是三省合一 。从此 , 左、右宰相成为全国最高行政长官 , 尚书省只掌握六部 , 奉命执行政务 。当时大臣虞允文、梁克家为首任左、右宰相并兼枢密使 。
关于对金主战的虞允文和坚决反对用兵的梁克家分任左、右宰相一事 , 是值得研究的历史事件 。
进入南宋 ,  “异论相搅”的表现变为和战之争 , 高宗朝其影响还并不大 , 而在孝宗朝则已成型 。
张浚北伐失败后 , 孝宗任用的宰相 , 一主和一主战 , 以主和的汤思退为左丞相 , 主战的张浚为右丞相 , 让主和派重掌大权 , 他们趁机大肆破坏张浚辛苦经营的江淮防线 , 最后迫使孝宗屈辱求和 。
乾道年间 , 孝宗再谋北伐 。他先是任命叶颙为左丞相 , 魏杞为右丞相 , 前者素来主张恢复 , 后者却始终反战主和 。一年后 , 孝宗就觉得他们意见分歧 , 很难成事 , 罢去了他们的相位 。
但是 , 孝宗并没有改变任用一主和一主战之人为丞相的用人方法 。乾道八年(1172年) , 在他任用主战的虞允文为左丞相的同时 , 又将坚决反对用兵的梁克家(梁克家办事稳重 , 有人称之为“抗金的稳健派”)升为右丞相 , 结果使虞允文心存顾虑 , 迟迟不肯从四川出兵 , 直至虞允文郁郁而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