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如何创新,如何理解创新是企业的灵魂???( 四 )


然而,这些方案大多来自英语国家 。这时,宝洁又发现,语言成为很多创新资产所有者参与“C+D”的障碍 。于是,在2009年3月26日,“C+D”中文网站正式启动 。“3个月后,注册访问量已经超过2万,有效的创新方案达到了129个,其中不乏有望与宝洁达成合作的创新方案 。”金浩芳说,她觉得自己的部门就像一个“创新猎头”团队,每一天,都会对创新方案进行筛选,并在承诺的时间内回复 。而对那些满足要求的创新方案,再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并在遴选通过后与提交者确定合作细节 。
中科院昆明动植物所的刘存宝,就是宝洁这一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之一 。如今,他已养成经常上“C+D”网站的习惯,“看看宝洁又有什么最新需求,有了这个网站,庞大的宝洁变得不再遥不可及,随时随地都可以向宝洁展示自己的才华 。”刘存宝表示,他的团队通过仿生学的创新,从两栖类动物中分离了100个以上生物多肽,并证实这些生物多肽是再好不过的具有抗微生物和抗氧化功能的天然材料,从而获得了宝洁2009年微生物技术创新大赛的金奖 。
金浩芳用了一组数字来描述“开放式创新”给宝洁带来的利益:从2004年到2008年,公司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而这些投入占销售额比例反而从3.1%降低到2.6% 。
除了征求创新方案外,宝洁也会在这个网站上出售自己的专利,这同样也是雷富礼的创意 。雷富礼在上世纪90年代末宝洁的一次内部调查中发现,公司投入了15亿美元研发资金,研制出了约2.7万项专利,但其中只有10%用在了企业的产品上 。于是,雷富礼决定把那些宝洁用不到的好点子放到“创意集市”,让它们在合适的地方实现价值,同时也能为宝洁带来可见的获利 。“如果你正在寻找获得许可使用宝洁的商标、技术等其他创新资产的机会,登录这个网站,很可能就会找到和宝洁合作的商机,将共同的生意做到世界各地 。”金浩芳说 。
“C+D”模式下的全球协作
金浩芳还通过一个故事更形象地讲述了宝洁的开放式创新 。2005年,远在美国的宝洁研发人员正在为纺必适(宝洁旗下品牌)品牌下的一款新产品的设计开动脑筋 。由于重视环保,研发人员不打算选用传统的塑料作为容器材料,而是倾向于使用竹木等自然材质 。但是,竹制品的研发和生产制造并不是宝洁的强项 。本着“C+D”的理念,宝洁开始到处寻觅竹木加工的解决方案和制造商,但这一过程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
很关键的原因有三,一是竹制产品含水率问题较难解决,易受原材料及加工存储环境的影响等;二是竹材料纯天然,纹理各异,外加手工制造,产品精度很难控制;三是宝洁对器具误差的要求是0.5毫米,比普通一张纸的厚度还薄 。并且,宝洁要求的量往往是几百万件,这种大规模生产对于往往是小作坊式手工制造的竹制品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
寻觅两年,宝洁始终没有找到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合作伙伴 。很快,这一问题上升到需要全球协作的高度 。
2007年4月,宝洁广州办公室的一位员工通过阿里巴巴找到了远在浙江仙居县的味老大 。不过,在中国竹制工艺品行业,产品精度的误差平均是3毫米左右 。味老大的几万件批量的出厂标准是误差1到2毫米,这已经非常难得 。但是,宝洁的要求是0.5毫米以下,显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最终,在宝洁与味老大的多次磨合后,味老大的工艺达到了宝洁的要求 。
这显然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现在,许多这样的故事正在宝洁上演 。
通过“InnovationJam”(即兴创新大讨论)筛选可执行的新商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