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师谈论清朝陋规,官员生活不靠薪水靠...( 三 )


北京某大使馆的厨子每买一个鸡蛋,就向主人索价一毛,大使秘书的厨子为主人买蛋,却只索价五分钱一只 。大使夫人问:“为什么我买鸡蛋要比秘书太太多花钱呢?”她的厨子答道:“太太,大使的薪水要比秘书先生的高呀!”汽车主人也常常发现汽油箱“漏”油,原因就是司机“揩”油 。不必要的修理,更使保养费大得惊人 。
自从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年国民党执政以来,中国一直在设法阻遏政府中的贪污风气,并且规定了几种对贪污舞弊的严厉罚则 。但是陋规制度在清朝以前就已存在 。
数百年的积习,不是几年之内,甚至二三十年之内所能完全革除的 。自从现代财政制度建立,公家道德逐渐提高以后,中国已经革除了很多积弊 。行政技术正与时俱进,相信它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达到组织健全的现代国家的水准,征收赋税和控制财政的有效办法也会渐次建立 。不幸当时内乱外患并乘,致使功败垂成 。
我们中国人一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认为邪恶的产生只是缺乏正当的教育而使善良的本性湮没,中国社会风气的败坏导源于腐朽的财政制度,而非缺乏责任感 。但是这种制度对社会风气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迄今仍蒙受其遗毒 。
补救之道在于建立良好的制度,来接替腐败的制度 。单单废止坏制度,还是不够的 。
消除腐败究竟由于良好道德,还是由于良好制度呢?没有健全的品德,这些制度固然无法实行,但是单凭道德难道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吗?单凭少数高居要津的专家就能够制止千千万万中国职员的不法行为吗这还是要靠良好制度下的中国职员的通力合作 。这就是孟子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
中国的现代大学除了实事求是的学术立场之外,也是经费从无私弊的又一实例 。抗战期间,因为物价高昂,教授生活非常清苦,但是他们始终辛苦工作,力求维持学术水准 。绝大多数的学生,除了接受现代训练之外,在教授和大学当局的良好影响之下,对于如何诚实而有效地运用公款,也自然养成正确的观念和良好的习惯 。
最重要的是对公款处理的态度已经起了根本的转变,过去大家都默认甚至赞扬陋规制度,到了抗战以前的几年,有识之士不但讨厌它而且随时加以讥讽,这种风气的转变,再加采用现代方法,当时我们相信对于将来公共行政各方面的经费处理,必将产生重大良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