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是奸恶宦官还是维稳能臣( 三 )


朱由检最不能忍的其实就是第一、二条 , 这点也是朱由检诛杀魏忠贤的主要原因 。魏忠贤“九千岁”的势头意味着皇权的旁落 , 而初登极位者最关心的事情便是集中权力 , 树立权威 。第三条纯属牵强附会 , 魏忠贤劝明熹宗在宫中操练会武功的宦官 , 是为保护熹宗 , 毕竟那时党争严重 , 形势颇为恶劣 。倘若魏忠贤有心起事 , 在崇祯开始准备动他时 , 就不会束手就擒 , 更不可能畏罪自杀 。
第五、七、九、十条 , 试问明末 , 除了少数极其清廉、像海瑞那般偏执狂的官员 , 谁没有做过?就连袁崇焕也替魏忠贤上书替其建立生祠 。魏忠贤被弹劾之后 , 不足三月 , 朱由检将其发配至凤阳守陵 , 后来又下令捉拿魏忠贤时 , 他畏罪自杀 。
魏忠贤等阉宦之害不可不大 , 只是这一切 , 都是在“木匠皇帝”的授权和指示下才发生的 , 而对于这样一个无道昏君 , 《明史》还记述其“帝性机巧” , 魏忠贤就是在权势最耀之时 , 也未能真正掌控朝廷 , 不然朱由检何以一继位 , 就有杨所修等人可用 。魏忠贤数百年的骂名 , 绝大多数是替明熹宗背了锅而已 。
朱由检诛尽魏忠贤一众党羽 , 通过这样的雷霆手段向朝堂百官展示了皇权所在 , 也展现这个少年天子不同常人的城府和意志 , 为其后来主政十七年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朱由检继位后 , 立即重用天启年间被打压下去的东林党 , 而此时的他们 , 却不再是天启初年真正正直廉洁的官员 。
明熹宗在病危之时谕示“魏忠贤、王体乾忠贞可计议大事” , 这些话就是说给其弟朱由检听的 。熹宗让崇祯好好用魏 , 这个用是利用 , 利用他平衡内外朝势力 , 熹宗认为他的弟弟有尧舜之能 , 再加上魏忠贤的用处就可以使国家走的更好 。崇祯一开始不信 , 后来才意识到平衡的打破 , 却又没能找到更到的御下之术 , 只能信赖更多的宦官 , 可这些宦官既没有魏的胆识能耐 , 在朱由检手下也不可能得到那么大的权力 , 所以根本成不了气候 。
【魏忠贤:是奸恶宦官还是维稳能臣】由此可见 , 宦官之祸非在于宦官本身 , 而在于君臣之间 。明朝多年积攒下来的弊端矛盾在崇祯朝全面爆发 , 大明已经完全承担不起任何的折腾了 。
魏忠贤害政 , 坏不在魏忠贤这个人 , 而在于政治结构的失衡 , 任何一个有野心的官员 , 掌握巨大的权力后都会害政 。熹宗在位时 , 魏忠贤的行为都得到了皇帝的默许 , 被官员弹劾时他也非常害怕 , 朱由检登基之初 , 要其死 , 他同样也没有反抗 。说明皇权是仍然牢牢掌握在皇上手中 , 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魏对皇上的忠诚 , 对于皇权的维护 。魏不能因此说能力显著 , 功高盖世 , 只能说是一张双刃剑 , 皇帝能用好 , 可以平衡内外廷 , 若用不好 , 也难保魏最后利欲攻心 , 作出对国家更不利的事情 。
东林党空谈误国 , 这个空谈就是总想一些不切合实际的事情 , 和远大崇高的圣人思想 , 而真正到实际问题上来 , 全部都变了样 。真正的政治问题需要一定特殊手段 , 而这些特殊手段的施压者只有魏忠贤等愿意去做 , 这最后却成了为其组织的罪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