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服饰明朝皇帝的衣服有几种?( 二 )


明朝皇帝服饰 明朝皇帝的衣服有几种?圆领
明初定为盘领窄袖袍,其后袍身与两袖逐渐宽大,又因其领式与所饰纹样而被称为“圆领”或“衮龙袍” 。皇帝常服圆领为黄色(后期也有其他颜色),领部右侧钉纽襻扣一对、大襟钉系带两对用以系结固定 。在前胸、后背、左肩与右肩处饰有团龙纹样,前期以金织为主,后期多用彩织或彩绣 。明英宗时在两肩团龙之上又加饰日、月二章纹,日纹在左、月纹在右 。早期两袖往袖口处逐渐收窄,后变为宽袖,底边呈弧形,袖端开口,有极窄的缘边 。袍身两侧开裾,在大、小襟及后襟的两侧各接出一片(共四片),称为“摆”或“双摆” 。另在后襟腰部两侧钉有带襻,用来悬挂革带 。定陵共出土12件明神宗的四团龙常服圆领 。
搭护
由半臂发展而来,唐代已在圆领袍下穿着半臂 。明代以圆领、搭护、贴里作为常服的标准搭配 。搭护为交领,短袖或无袖,领部通常缀有较宽的白色“护领”,衣身两侧开裾,并接有双摆,穿着时衬于圆领的摆内 。定陵出土有31件“交领中单”(分半袖和无袖两式),即为搭护,有些形制比较标准,有些则有所变化,其中大部分出土时都与圆领袍套在一起 。
网络配图
革带
皇帝常服革带用玉带銙(带版),故也称为“玉带” 。带銙共二十枚,外形大小各不相同,都有特定的名称:三台(大小共3枚)、圆桃(6枚)、辅弼(2枚)、挞尾(2枚)、排方(7枚) 。带鞓(tīng)用皮革制成,外包红色或黄色织物,表面饰描金线五道 。标准革带的带鞓一般分作三段:左段(缀三台中心方、左小方、左三圆桃、左辅、左挞尾)、右段(缀三台右小方、右三圆桃、右弼、右挞尾)、后段(缀排方),左段与右段内侧各钉副带一条,上有小孔,后段两端有金属带扣一对,与副带连接,并通过小孔调节带鞓的围度,而整条革带的开口则在正前方三台处,以金属插销作为开合机关 。由于常服革带要大于人体腰围,所以不具备束腰的功能,靠圆领上的带襻虚悬于腰部,这也是明代常服革带的典型特征 。

常服一般使用皁(黑色)靴,用皮革制作,靴筒由左右两片缝合而成,靴面则分为三片,前面两片,后跟一片,靴筒内常衬有织物制作的护膝,靴底为粉白色,因此也称作“粉底皁靴” 。明代后期还出现其他材质的靴,如定陵出土的红缎单靴和毡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