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 桃树叶片有红色斑点,是什么病,怎么防治?( 四 )


桃树这个时候掉叶子是什么病
这个时期,桃树落叶,一般是:
1、红蜘蛛危害:你可检查叶片反而有无红蜘蛛(个体较小,如果已有落叶,危害已重,应该有蛛丝),可喷施专杀药剂防治,如三氯杀螨醇、尼索朗、螨净等 。
2、涝害或旱害:如果多日涝害或一直因干旱而未浇灌,也会生理性落叶,可及时浇灌或排水、松土 。
3、叶蝉、白粉虱危害:见叶片反面有无此类害虫,善飞,可喷施吡虫啉、蚜虱净等防治 。
桃:蔷薇科、桃属植物 。落叶小乔木;叶为窄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5厘米,宽4厘米,先端成长而细的尖端,边缘有细齿,暗绿色有光泽,叶基具有蜜腺;树皮暗灰色,随年龄增长出现裂缝;花单生,从淡至深粉红或红色,有时为白色,有短柄,直径4厘米,早春开花;近球形核果,表面有毛茸,肉质可食,为橙黄色泛红色,直径7.5厘米,有带深麻点和沟纹的核,内含白色种子 。
栽培技术
育苗
作为砧木用的幼苗,在苗高25-30厘米时摘心,使苗木增粗,到夏末秋初,可达到嫁接时对砧木需要的粗度 。移植宜在早春或秋季落叶后进行 。小苗可*根或沾泥 浆移植,大苗移植需带土球 。大苗培育需进行整形修剪以构成骨架 。桃树般多整成自然杯状形树冠和自然开心形树冠 。
修冠
自然杯状形树冠的培育:一年生嫁接苗移植后,留主干1 米髙,剪去顶梢,剪口芽留壮芽 。在1米以下的部位不断抽出新 枝,可供选择留作主枝 。一般在距地面30-40厘米处的新枝留作为第一主枝;在第一主枝上面20-30厘米处,选留新枝作为第二主枝;在1米的地方,即剪口芽抽出的新枝为第三主枝 。三大主枝要均匀分布在主干周围,最好不要轮生 。夏季修剪时,将主枝上的 直立枝、主干上的萌蘖枝和砧木上萌发的砧芽除去,以免影响主枝的生长和早日形成 。第二年冬剪时,对各主枝进行短截,剪口芽留壮芽,以培养主枝延长枝 。另外在各主枝上选留适合的侧枝 。需要注意的是,同级侧枝留在同方向,以免侧枝互相交叉,影响树形和通风透光 。
自然开心形树冠的培育:一年生嫁接苗移植后,先以40- 60厘米定干 。在定干高度以上的整形带内,一般选3个主枝(少数也有选4个或5个主枝的),主枝的位置分布要均匀,与中心干保持约45°,呈放射状生长 。其余的枝条全部除去 。第二年冬剪时,将主枝在30-50厘米处短截,为促发侧枝作准备 。其他枝条、 主干上的萌蘖枝、砧木上的芽也要除去 。这样就形成自然开心形冠形了 。
栽植
栽植株行距为4m×5m或3m×4m,每公顷植500-840株 。栽植时期从落叶后至萌芽前均可 。桃园不可连作,否则幼树长势明显衰弱、叶片失绿、新根变褐且多分叉、枝干流胶 。这种忌连作现象在砂质土或肥力低的上壤表现严重 。主要原因是前作残根在土中分解产生苯甲醛和氰酸等有毒物质,抑制、毒害根系,同时还与连作时土壤中的线虫增殖、积累有关 。
施肥
桃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例约为1∶0. 5∶1 。幼年树需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否则易引起徒长 。盛果期后增施氮肥,以增强树势 。桃果实中钾的含量为氮的3. 2倍,增施钾肥,果大产量高 。结果树年施肥3次:基肥在10-11月结合土壤深耕时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50%;壮果肥在4月下旬至5月果实硬核期施,早熟种以“伯示麦”钾肥为主,中晚熟种施氮量占全年的15%-20%、磷占20%-30%、钾占40%;采果肥在采果前后施用,施用量占全年的15%-20% 。此外,桃园需经常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及时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