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为什么选择五月初五鬼节凶日投江?( 二 )


既然活着时没法去瞻仰,也没有办法去劝谏昏庸的楚怀王拯救楚国,眼看楚国被秦国灭亡,就只有一个办法实现亡国之痛和瞻仰舜帝的愿望 。所以,屈原有意在南方的“鬼节”,舜帝的祭日及太阳开始升起的这一日投水,以便随同冉冉上升的太阳融为一体,与心仪已久的先帝尧、舜以及彭咸等忠臣相聚一堂,昭示报国忠心,去完成在人间无法实现的“美政”和“德政” 。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法定放假一天 。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既作为纪念屈原,又作为恶月恶日驱避日 。认为五月为“恶月”,瘟疮灾疫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故在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以避邪趋毒,父母都在端阳节这天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端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