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腻三巨头,为什么多吃油炸食品不好( 二 )


二、歌颂了社会低层的“小人物” 。在松本清张的小说中,没有一个固定的侦探,没有福尔摩斯、波洛,也没有明智小五郎、金田一耕助,他把侦探写成普通的刑警,或者某个遭受社会压迫的小人物 。他曾说:“作家不是特别的阶层,而只是普通的市民,若有特权思想,岂不自寻末路 。”他在《零的焦点》中同情受污辱的妓女;在《点与线》中为小人物受冤呜不平 。因此,松本清张的小说被称为“庶民文学”,这是有充分依据的 。
三、创造了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文风 。在江户川乱步与横沟正史的作品中 。常有故弄玄虚、诡秘莫测的场景与情节;但松本清张却以平实的叙述赢得了读者喜爱 。他认为他是为普通读者写作的、文字力求通俗易懂 。如《女性阶梯》、《女人的代价》写得十分亲切感人 。写人物心态的复杂变化,尤其入木三分 。他不喜欢花俏的文字,也不卖弄学问 。其实,松本清张的文学功力很深,他不仅是小说家 。还是剧作家、政治评论家、美术家 。在日本推理小说家中,他与森村诚一的英语最好 。但他从不炫耀自已,追求一种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文风 。
四、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有极高的艺术趣味 。他写了不少凶杀案,但没有血腥恐怖的味道 。他写男女之情,没有色情的痕迹 。他以曲折的情节与严密的推理形成自己的风格,又在书中穿插了各种知识 。如《点与线》,详尽地写各地风俗人情,对交通环境的交代真实可信,对名胜景观的描写诗意盎然 。他擅长以优美的文笔写风景,写地理环境,让人在紧张的气氛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一张一弛中领略推理小说的奥妙 。总之,读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是一种艺术享受 。
松本清张是以纯文学家进入文坛的,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推理小说家 。有人以为他太可惜了,但松本清张始终认为文学是写给广大读者看的,作品只有拥有读者群才有生命力 。他当年投稿时曾受到著名作家井上靖的冷遇;他成名后,扶持了许多新秀 。他一直写到80岁才搁笔 。是个多产优质的文学大师 。
另一位作家水上勉,困苦的生活经历几乎与松本清张相仿 。他1919年生于日本福井县木工家庭,一家七口,常常穷得揭不开锅 。九岁那年当了小和尚,这段艰难的生活后来让他写入《雁寺》与《一休》中 。他先后在相国寺、天龙寺当和尚 。十六岁逃出来后半工半读,念完了中学 。白天打工,晚上读夜大学 。二十岁那年,水上勉参加义勇军,因吐血被送回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当了《新文艺》杂志社的编辑,并不断投稿 。他三十岁时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油炸锅之歌》 。但这部纯文学小说既无影响,又不能解决他的生计问题 。为了生活和刚出生的孩子,水上勉先后干过新闻采访人员、广告代理人、时装推销员 。麻将店店员……有30个工作之多,他尝尽了生活的艰难 。1957年,38岁的水上勉读了松本清张的《点与线》后,决定不写纯文学作品,转而写推理小说 。1959年,他写了《雾与影》,这部以揭露竞选内幕的作品发表后引起轰动,水上勉一夜成名 。
1960年他又发表了《海的牙齿》,获第十四届日本侦探作家俱乐部大奖 。这部小说以日本某工厂将工业废料排入海中,造成严重公害为题材,揭发了社会黑幕 。成名后的水上勉,每月为七家报纸写连载,被称为“写作机器” 。他于1962年又写了《饥饿海峡》,这部长篇推理小说奠定了水上勉的文学地位 。水上勉后来又写了《五号街夕雾楼》 。《一休》 、《越前竹偶》、《湖底琴音》、《湖笛》、《寺泊》、《宇野浩二传》等纯文学名著 。《一休》获谷崎奖,拍成电影后风靡世界各国,《寺泊》获川端奖,《宇野浩二传》获菊池宽奖 。水上勉后来当选为日本文艺家协会副理事长,成为一个纯文学大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