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在未收之前就发霉是怎么回事( 二 )


2.2.香蕉穗现象主要原因是在玉米雌穗分化形成期遭受严重干旱造成的 。
2.3.空秆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玉米雌穗分化期的养分缺乏、严重干旱、阴蔽等原因造成的 。
2.4.结实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有:栽培管理不当、抽雄开花时遇严重干旱、虫害、罕见高温或长期阴雨 。在玉米抽雄开花时期遭遇长期阴雨天气 。导致雄穗花粉不能与雌穗正常以上几种玉米雌穗分化异常现象,也与品种有关 。在同样条件下,有的品种未出现或出现很少异常现象 。这说明在雌穗分化这一生物学特性上,不同品种间存在着差异 。但是品种和种子的概念是不同的,品种的异质性不等于种子的异质性 。异常现象的产生,虽然与品种的异质性有关,但不属于种子的质量问题 。
3.防治玉米雌穗分化异常现象的措施
3.1.在玉米雌穗分化期和需水临界期,如遇干旱,及时浇水,抗旱降温,以利于玉米雌雄穗正常分化 。
3.2.要按玉米品种的需肥规律,掌握追肥时间和施肥数量,避免苗期施速效肥过多 。
3.3.出现多穗现象时,保留上部1~2穗,及时删掉下部的果穗,以便节省养分,集中供应上部果穗需要,增加产量 。
3.4.选用比较抗逆的一些玉米品种 。
3.5.根据气候特点,把握好播种时间 。
来源于中国农技推广网
玉米穗腐病怎么防治
玉米穗腐病和粒腐病在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为多种病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由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青霉菌、曲霉菌、枝孢菌、单瑞孢菌等近20多种霉菌侵染引起 。
(1)症状雌穗及子粒均可受害,被害雌穗顶部或中部变色,并出现粉红色、蓝绿色、黑灰色或暗褐色、黄褐色霉层,即病原菌的菌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粒无光泽,不饱满,质脆,内部空虚,常为交织的菌丝所充塞 。雌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贯穿,黏结在一起贴于雌穗上不易剥离 。(2)侵染途径及发病规律病菌在种子、病残体上越冬,为初侵染病源 。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温度在15~28℃,相对湿度在75%以上,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流行,高温多雨以及玉米虫害发生偏重的年份,穗腐和粒腐病也较重发生 。(3)防治方法实施轮作,及时销毁病残体;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促进早熟,注意虫害防治,减少伤口侵染的机会;用50%二氯萘酯可湿性粉剂拌种,每100千克种子用药0.2千克;玉米抽穗期用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重点喷雌穗及下部茎叶 。
有的玉米上带斑点的原因?
这是因为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碎片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经常发生的,但这种组合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具有特定的位置 。由于小的DNA基因碎片发生移动,这些基因就地改变位置,同时也改变了其他基因的作用,于是就出现了玉米籽粒带斑点的变异 。

玉米在未收之前就发霉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玉米棒在玉米杆上发霉,是什么原因
玉米棒在玉米杆上发霉是病害:玉米穗腐病和粒腐病造成 。
简介
玉米穗腐和粒腐病在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 。为多种病原菌浸染引起的病害,主要由禾谷镰刀菌( )、串株镰刀菌(F.)青霉菌()曲霉菌( spp)、枝孢菌( spp)、单瑞孢菌( spp)等近20多种霉菌浸染引起 。曲霉菌中的黄曲霉菌()不仅为害玉米等多种粮食,还产生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素,引起人和家畜、家禽中毒 。为害症状
果穗及籽粒均可受害,被害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并出现粉红色、蓝绿色、黑灰色或暗褐色、黄褐色霉层,即病原蓖的菌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粒无光泽,不饱满,质脆,内部空虚,常为交织的菌丝所充塞 。果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贯穿,黏结在一起贴于果穗上不易剥离,仓贮玉米受害后,粮堆内外则长出疏密不等,各种颜色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并散出发霉的气味 。发病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