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贪和珅凭借什么反腐高招赢得乾隆帝赏识宠信( 二 )


网络配图
因成功办了此案,和珅更得乾隆帝赏识、宠信 。和珅向乾隆帝奏报,云南吏治废弛,府、州、县官库多亏空银两,亟宜清查、整顿 。乾隆帝拟委派和珅为云南总督,让他来解决云南的问题,只是考虑到前任云南总督李侍尧是和珅查办的,不宜由和珅接替李侍尧,乃改由福康安接任云南总督 。在回京的路上,和珅就被提拔为户部尚书、议政大臣 。和珅完成使命,向皇上汇报情况,涉及云南食盐管理、钱币制度、边境事务,说得头头是道,符合皇上旨意 。乾隆帝当场表态,授予和珅御前大臣,兼都统,赐婚其子丰绅殷德为和孝公主额驸,等结婚年龄一到,即举行婚礼 。和珅查办李侍尧案,是名利双收 。
和珅这次反贪,主要经验是反贪要选准突破口 。他选的突破口是深知内情的仆人 。撬开了仆人的嘴,掌握了大量线索和证据,然后扩大战果,查办对象就难以守住自己的防线 。和珅的“反腐高招”告诉我们,一个官员若贪腐,是瞒不过身边人的 。不法的事,他不便直接出面去做,常常要借身边人之手 。这样,他做的见不得人的事,便为身边人所掌握 。一般情况下,身边人会为他保守秘密;然而,当身边人受到审查时,为自保,会供出所掌握的主子的情况 。所以,撬开家奴的嘴,是彻查贪官罪行的好办法 。
从反腐能臣到贪官保护伞
乾隆四十七年(1782),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布政使于易简,说他们贪纵、营私,向各州县索贿,各州县仓库储存的银子严重短缺 。乾隆帝命和珅、左都御史刘墉至山东调查、审问,又派钱沣同行 。
和珅查国泰的案子,一变两年前查李侍尧案那种坚决的态度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许国英《清鉴易知录》一书记载,钱沣知道国泰是和珅党羽,便提前几天出发,到了良乡,停下来微服察访 。见官员的仆人乘良马经过,他跟踪了一段路,得知仆人是和珅府上的 。不久,那仆人回头,路遇钱沣 。钱沣搜其身,得国泰给和珅的密信,信中多隐语,大意是已借银填补官库亏空 。钱沣立即向朝廷奏报 。和珅知谋已泄,不敢公然回护国泰 。
《清史·和珅传》虽然没有明说和珅向国泰通风报信,但写道:“和珅阴袒国泰,既至盘库,抽视银数十封,无阙,即起还行馆 。”和珅到官库,抽查了几十锭银子(官银50两为一锭) 。他一不看银子的成色,二不称银锭的分量,草草抽查几十个银锭,就起身返回下榻的行馆 。这分明是走过场,分明是应付朝廷,应付舆论,保国泰过关 。
左都御史刘墉坚持原则,御史钱沣更是下决心排除干扰,追查到底 。他要求封库,和珅不得不同意 。次日把库银仔细查一遍,发现银子成色与官银不同,都是从商人那里借来充抵的 。国泰等人的罪行得以查实 。国泰、于易简被判斩立决,乾隆帝下令改为斩监候,关进刑部大狱 。新任山东巡抚明兴递上奏疏,说排查山东各州县仓库,总共短少银子200多万两,皆国泰、于易简在任时所造成 。乾隆帝命国泰、于易简二人在狱中自杀 。
网络配图
和珅所以要庇护国泰,所以要冒着很大的风险在两个坚持原则的官员面前庇护国泰,就是因为国泰是他的党羽 。他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
和珅当官久了,很会揣摩乾隆帝的旨意,并善于利用皇帝的喜怒达到陷害人或包庇人的目的 。不投靠他的,他就设法使皇帝生此人的气,以陷害之;向他行贿的,即使冒犯了皇帝,他也为其斡旋,或者故意拖延,不处理此人,等候皇帝消气 。大官们都把和珅当靠山,搜刮底下的人,来孝敬和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