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中蜂养殖方法?( 二 )


第二,一定要清楚和了解,自己当地的中蜂群势,产蜜能力,以及野外生存的适应能力 。
只有清楚了这些,才能决定养蜂人,用什么样的蜂群做种群,选择使用什么样规格的蜂箱 。
第三,选择蜂场地址 。
选择一个有蜜源,有水源,有光照,有遮荫,有坡度的场地 。而且,场地无风口,周围无工厂污染,无家禽养殖场与各类加工厂嘈杂声的地方 。因为蜜蜂爱干净,爱安静,也是为了产出更好的更健康的野生原生中蜂蜜 。
第四,了解并记载当地的粉蜜源植物周期 。
清楚的知道自己当地的粉蜜源植物,什么时期开花,什么时候流蜜,并且,做好记录,越详细越好 。这样,就是为了清楚,什么时候可以取蜜,什么时候可以育王,什么时候换王操作 。
第五,学习,持续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
在书本上,在互联网上,多学习,多交流,不做盲人摸象的养蜂人,不做自高自大的养蜂人,不做闭门造车的养蜂人 。
第六,观察,细致入微的观察中蜂的各种生活习性与生理特性 。
要养好蜂,就必须要知道中蜂的生活习性,生理特性,要想清楚的知道这些,只能靠细致入微的观察,持续不断的钻研与领悟,日积月累的堆积,才能研究出一套,适合自己当地的中蜂养殖管理技术 。
第七,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疗技术 。
把治疗与预防病虫害放到最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中蜂,一般情况下,根本就无需专门的使用药物去治疗 。
主要就是养蜂人,在平时的养蜂操作,直接关系到了病虫害的起因 。当然,合格的养蜂人,也要具备治疗传染性与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的能力 。
中蜂养殖技术全过程?

古木中蜂养殖方法?

文章插图
中蜂养殖按照这八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是安置蜂群,第二个是蜂群检查,第三个是巢脾处理,第四个是蜜蜂饲喂,第五个是蜂群合并,第六个是育王,第七个是分蜂,第八个是蜂群异常处理 。1.安置蜂群中蜂因嗅觉灵敏、盗性强、定向力差,因而在蜂群安置上要选择场地周边要有两季(春夏、春秋、春秋冬)及以上主要蜜源,其他季节有辅助蜜源;若遇蜜源不足时,蜂群要分散放置,一般2-3箱一组 。每群间距30厘米左右,组间尽量使用树木、房屋、地形等天然屏障隔开 。小提醒:蜂群不宜在当风的山顶、高压线变压器附近、震动烟熏的场地、人畜及车流量大的马路旁 。蜂群摆好后,不可轻易移动 。2.蜂群检查蜂群检查,有箱外观察和开箱检查两种方法 。箱外观察:可根据工蜂出勤不积极、归巢不带花粉、巢门前平翅震动、进出混乱,可初步判断蜂群失王 。若是巢门附近有拖出的半截死蛹,表明有巢虫危害;拖出的如果是幼虫,蜂群有可能患幼虫病;巢门前如果有体色深谙、腹部膨大、飞行困难、行动迟缓的工蜂爬动,蜂箱周边有稀薄粪便,蜂群可能患了微孢子虫病 。开箱检查:若是边脾有蜜,甚至封盖,**巢脾上部有2-3指蜜线,说明饲料充足;反之,应及时饲喂补充 。若是封盖出现线装走向的“白头蛹”,巢脾凹凸不平,箱底蜡屑多,可判断为巢虫病;幼虫尖头直立,封盖子脾表面有一些不规则小孔,可判断为囊状幼虫病 。
小提醒:每次开箱应有明确目的,如无必要或天气不适宜,切勿盲目、频繁开箱 。3.巢脾处理若是巢脾表面发白,巢框出现蜡点后,可以加脾,加巢框的边二脾位置,一次一张,同时淘汰旧脾 。巢脾的摆放一般规则是卵、虫、子脾和新脾摆中间,老、蜜、粉脾摆两边 。距离蜂路则在8毫米,加速繁殖时缩小为6毫米,高温通风时蜂路拉宽到10毫米 。小提醒:视情况还需要进行调脾、补脾处理 。4.蜜蜂饲喂蜜蜂的饲喂主要有喂糖、喂花粉、喂水、盐等 。喂糖:白糖无气味,不易引起盗蜂;糖浆浓度通常为2:1,即两斤白糖一斤水,也可以1:1如果使用蜂蜜,则3斤蜂蜜1斤水 。喂花粉:花粉通常在春繁期、长期低温下雨季节、外界蜜源缺乏时饲喂 。可使用花粉脾直接插入蜂群补充,也可使用天然花粉和人工花粉饲喂 。喂水、盐:天气炎热干燥时,蜂场可设立饮水器或饮水槽 。喂水时可以适当喂盐,比例是在净水中加0.1-0.5%食盐 。5.蜂群合并蜂群合并是指将两个蜂群合并成为一个蜂群的过程 。春繁和晚秋时,弱群、蜂王衰老群、失王群都可以进行蜂群合并 。并群方法分为直接合并和间接合并 。小提醒:直接合并时,滴4-5滴香水或10来滴白酒在框梁上,效果会更好 。6.育王育王分为人工育王和交尾群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