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石产地,绿松石的产地是哪里( 二 )


绿松石原产地在哪里?价值如何?

松石产地,绿松石的产地是哪里

文章插图
绿松石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 , 自新石器时代以后历代文物中均有不少绿松石制品 , 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传统玉石 。古人称其为"碧甸子"、"青琅秆"等等 , 欧洲人称其为"土耳其玉"或"突厥玉" 。土耳其并不产绿松石 , 据认为是由于古代波斯出产绿松石 , 经土耳其运往欧洲 , 人们以为产于土耳其而得名 。1927年我国地质界老前辈章鸿钊先生 , 在其名著《石雅》中解释说:"此(指绿松石)或形似松球 , 色近松绿 , 故以为名" , 是说绿松石因其天然产出常为结核状、球状 , 色如松树之绿 , 因而被称为"绿松石" 。可以说是非常形象的 , 也可简称为"松石" 。
据专家考证推论 ,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和氏璧即是绿松石所制 。这件与"价值连城"、"完璧归赵"等成语故事直接相关 , 且被秦始皇制成传国玺的宝物倘若真是绿松石 , 则可见古人对绿松石的珍视程度 。
在珠宝习俗中 , 绿松石被列为十二月诞生石或生辰石 , 代表着"成功"和"必胜" 。
1、绿松石的特性
绿松石是铜和铝的磷酸盐矿物集合体 , 以不透明的蔚蓝色最具特色 。也有淡蓝、蓝绿、绿、浅绿、黄绿、灰绿、苍白色等色 。一般硬度5~6 , 密度2.6~2.9 , 折射率约1.62 。长波紫外光下 , 可发淡绿到蓝色的荧光 。绿松石质地不很均匀 , 颜色有深有浅 , 甚至含浅色条纹、斑点以及褐黑色的铁线 。致密程度也有较大差别 , 孔隙多者疏松 , 少则致密坚硬 。抛光后具柔和的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 。优质品经抛光后好似上了釉的瓷器 , 故称谓“瓷松石” 。
绿松石也有缺点 , 那就是绿松石受热易褪色 , 也容易受强酸腐蚀变色 。此外硬度越低的绿松石孔隙越发育 , 越具有吸水性和易碎的缺陷 , 因而油渍、污渍、汗渍、化妆品、茶水、铁锈等均有可能顺孔隙进人 , 导致难以去除的色变 。绿松石是一种较为娇贵的玉石品种 。无论是加工过程 , 或是使用过程均需备加爱惜 。但只要保持清洁干净 , 不受高温和强力碰撞 , 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
2、绿松石的品种
绿松石质地细腻、柔和 , 硬度适中 , 色彩娇艳柔媚 , 但颜色、硬度、品质差异较大 。通常分为四个品种 , 即瓷松、绿松、泡(面)松及铁线松等 。
瓷松:是质地最硬的绿松石 , 硬度为5.5~6 。因打出的断口近似贝壳状 , 抛光后的光泽质感均很似瓷器 , 故得名 。通常颜色为纯正的天蓝色 , 是绿松石中最上品 。
绿松:颜色从蓝绿到豆绿色 , 硬度在4.5~5.5 , 比瓷松略低 。是一种中等质量的松石 。
泡松:又称面松 , 呈淡蓝色到月白色 , 硬度在4.5以下 , 用小刀能刻划 。因为这种绿松石软而疏松 , 只有较大块才有使用价值 , 为质量最次的松石 。但在绿松石原料日益缺乏的今天 , 常采用注塑、注蜡以及染色等人工处理方法 , 改善其质量及外观 , 因而也可"废物利用" 。
铁线松:绿松石中有黑色褐铁矿细脉呈网状分布 , 使蓝色或绿色绿松石呈现有黑色龟背纹、网纹或脉状纹的绿松石品种 , 被称为铁线松 。其上的褐铁矿细脉被称为"铁线" 。铁线纤细 , 粘结牢固 , 质坚硬 , 和松石形成一体 , 使松石上有如墨线勾画的自然图案 , 美观而独具一格 。具美丽蜘蛛网纹的绿松石也可成为佳品 。但若网纹为粘土质细脉组成 , 则称为泥线绿松石 。泥线松石胶结不牢固 , 质地较软 , 基本上没有使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