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性格测试火爆背后的“成功学”须警惕

【年轻人|性格测试火爆背后的“成功学”须警惕】□朱昌俊
“你测MBTI了吗?”时下 , 在青年社交圈里 , 4个英文字母构成的神秘字符 , 正成为新的“顶流”话题 。 在抖音、B站、小红书等平台上 , MBTI、九型人格、大五人格、DISC等与性格测试相关的话题内容 , 都获得了较高关注 。 不过 , 有专家表示 , 所谓的“标签化”测试结果 , 恰恰不利于个人展现个性、发扬自我 。 青年们应珍惜独特的自己 , 不因单一的测试结果固化自我认知 。
“性格测试” , 这个听起来确实容易让人好奇 。 因为 , 探寻对自我的认知 , 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人性 。 不管是传统文化中的算命占卜 , 还是已经在年轻人中流行颇久的星座物语 , 都是这种“人性”下的产物 。 性格测试听起来有点神秘 , 但本质上 , 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罢了 。
目前在网络上流行的性格测试 , 不管是自称从国外引进改良的 , 还是所谓本土自创的 , 基本上大同小异 , 大多以问卷的方式进行测评 , 然后根据不同的测评结果 , 给测试者贴上不同的标签 。 如果仅限于此 , 显然还不足以解释它为何能够火爆起来 。 比如 , 一些性格测试推广者“巧妙”地把测试结果与受测者职业发展、就业前景等关联起来 , 瞄准青年普遍渴望升职加薪的心理需求 , 号称可以通过解析用户性格 , 来帮助个人发挥职场优势、突破性格制约 , 实现“逆天改命” 。
也就是说 , 这些明显可疑的性格测试之所以能让无数年轻人“上头” , 不只是因为它向年轻人出具了一份性格鉴定报告 , 更是由于它试图据此来为他们提供一份“成功人生”的指南 。 这对于那些正处于青春迷茫期的年轻人来说 , 可谓是颇具诱惑力 。 不少受访青年也表示 , 在自己艰难前行、前路坎坷茫然的时候 , 如果有某种工具能帮助自己指引方向 , 便如同救命稻草 。 就此而言 , 我们也可以把这样的性格测试 , 看作是另一种经伪装的“成功学” 。
可以明确的是 , 形形色色被过度“开发”的性格测试 ,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年轻人的“收割” 。 比如 , 有的机构或个人专门开设了名为“性格密码”的相关课程 , 售价动辄上千元 。 这些课程以“如何看人识人”“如何提升洞见力”“如何规避性格短板”等为主题 , 有的还分为一阶、二阶和高阶等层级 , 层级越高 , 课程价位越贵 。 这种建立在测试上的性格课程 , 其科学性、实用性显然不容高估 。
可以说 , 一些性格测试自始至终就是一个个精心设计的专门用来俘获年轻人的商业套路 , 它与真正的科学无关 , 而只关乎商业 。 事实上 , 已经有心理专家一语道破天机 , 认为时下那些能够“出圈”的性格测试 , 并不是说它的科学性强 , 而主要是其在商业推广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
当然 , 每一代年轻人都会经历迷茫 , 都需要从外部世界寻找情绪的出口 。 在这个角度来看 , 当下年轻人对于心理测试、星座物语等的追捧 , 倒也没必要上纲上线和过于担心 , 不妨将它们理解为一种心理按摩即可 。 正如有受访的青年所言 , 性格测试“更多是娱乐属性 , 没指望靠它解决问题 , 图一乐呵就行” , 这样的态度是适合的 。 但还是要提醒的是 , 千万别“走火入魔” , 别交“智商税” , 更别被可疑的性格测试束缚了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