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秘:韩信带兵打战为什么总能获胜( 三 )


赵军认为韩信军就是一块到手的肥肉 , 哪有不吃的道理 , 除了李左车头脑冷静 , 可主将已经利令智昏 , 将士们也跟着老大陈馀 , 分一份功劳 , 自然不会放弃建功立业的机会 , 然后蜂拥而至 , 所以想一举将韩信张耳的军队歼灭 , 这样赵军在井陉口的大本营被韩信的2000骑兵轻松夺取 。可是韩信的兵也是新兵 , 平时也没怎么管 , 而这又是死地 , 而新兵在战场上是生地很容易就被击溃了 , 可死地总得为了活命拼一拼吧 , 自然韩信的士兵都奋力杀敌 , 人人为自而战 , 敌人虽然多 , 但是只有前面的三万先头部队可以与汉军接触 , 后面的部队在这样狭窄的地形无非就是添乱 。
汉军士气高涨 , 赵军顿时觉得汉军难以攻克 , 故而赵军准备退回营寨伺机再战 , 一看后方营寨被占领 , 一传十 , 十传百…后方被占领 , 没有退路的赵军顿时军心大乱 , 有一种效应叫多米诺效应 。在这样狭窄的地形 , 军队一旦有一部分被击溃 , 自然兵败如山倒 。赵军在这样的地形加上军心大乱 , 十万多人根本没办法发挥战斗力 , 这时韩信的2000骑兵从营寨冲出 , 骑兵的威力我想大家都知道 , 彭城之战项羽3万骑兵击败诸侯联军几十万人 , 在2000骑兵和韩信背水阵的军队夹击之下 , 陈馀被斩 , 主将被杀 , 可想赵军失去指挥中心是什么结局 , 赵王歇被擒 , 随即赵国灭亡 。
韩信灭齐
其实攻打赵国非常危险 , 幸好韩信速战速决 , 因为就在韩信平定赵国不久 , 遭遇了楚军渡河的攻击 , 如果再慢一步就有腹背受敌的危险 , 无论如何 , 楚军终被韩信击退 。
而后在庆功宴上 , 诸将疑惑地说道 , 之前大将军说我们会胜利 , 我们还不相信 , 背水一战毕竟是兵法大忌 , 韩信说道
“此在兵法 , 顾诸君不察耳 。兵法不曰 , ‘陷之死地而后生 , 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 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 , 其势非置之死地 , 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 , 皆走 , 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诸将皆服曰:“善 。非臣所及也 。韩信一路平定魏国 , 灭了代国 , 赵国 , 他的军事韬略为后代兵家所推崇 , 不愧为中国军事想象“谋战”派的代表人物 , 而后韩信重用了之前成安君的副将李左车 , 采用了李左车”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计策 , 北服了燕国 , 接着韩信以郦食其出使齐国 , 韩信认为齐国反复之国 , 并且实力不弱 , 难免日后生变 , 趁齐国没有防备 , 一举攻破了与项羽长时间僵持对抗的齐国 。
韩信用兵, 重在灵活

击败齐国后 , 齐国向项羽求助 , 韩信军又与项羽派遣的大将龙且的二十万大军潍水对阵 , 当然参加此战的韩信 , 曹参,灌婴, ,傅宽,柴武,吕泽,丁复等全是名将 , 既然韩信能做总指挥 , 自然有过人之处:
《淮阴侯列传》韩信乃夜令人为万馀囊 , 满盛沙 , 壅水上流 , 引军半渡 , 击龙且 , 详不胜 , 还走 。龙且果喜曰: “固知信怯也 。”遂追信渡水 。信使人决壅囊 , 水大至 。龙且军大半不得渡 , 即急击 , 杀龙且 。龙且水东军散走 , 齐王广亡去 。信遂追北至城阳 , 皆虏楚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