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保国的英雄!揭秘英勇无敌的杨家将真实历史( 二 )


但是在这时,由于嫉妒心理的作怪,他却没有支持杨业的意见 。最后杨业力争不果,只能冒险出击,他和潘美做了约定,让潘美在要道陈家谷部署步兵强弩接应 。杨业知道此行很难取胜,潘美在陈家谷设伏接应,还有成功撤退的希望 。杨业出击以后,王冼等人很久没有消息,以为辽军已经败退,为了争功,率领部队出击,前进不久,得到了杨业败退的消息,又慌忙撤退了 。作为主将的潘美,不遵守与杨业的约定,更不制止部下的擅自行动,听到杨业失败的消息,就一走了着,显然是不顾杨业的死活 。杨业力战尽日,转战到陈家谷,没有看到接应的人马,非常悲愤,再率领部下力战 。杨业身受几十处伤,左右殆尽,仍手刃敌军数十百人,杨业筋疲力尽,战马又受了重伤,最后为辽军生擒 。杨业的长子杨延玉,以及部将王贵、贺怀浦全都力战而死 。杨业被擒不屈,绝食三日而死 。
《辽史》中对杨业的死大书特书,可见他们对杨业的忌惮 。而宋朝方面所记载夺取山西四州的功绩,全算在潘美头上 。而在《辽史》中却记载杨业夺取了这些城池,辽国与杨业交锋,确实知道他的战绩 。可见杨业的善战和功绩 。而宋朝的史官却根据奏疏记载记功,埋没了杨业 。而杨业最初阵亡的抚恤,反不如比他低的王贵等人,可见有人掩盖了事实真相,可能就是潘美 。其中经过正史没有记载,根据方志记载,杨业妻子折氏向宋太宗上书说明真相 。宋太宗下诏厚恤杨业家属 。潘美被降职,王冼、刘文裕都被削职发配 。杨业御下有恩,与士卒同甘共苦,陈家谷血战,杨业曾让幸存的士卒突围,士卒不愿,全部战死 。宋太宗有统一天下的雄心,然而用人不当,丧失了杨业这样的勇将,北伐怎么能够成功呢?杨业的死,虽然出于王冼等人阻挠讥讽,但是作为主将的潘美出于嫉妒心理,不发一言,坐视杨业走上死路 。实际上是潘美导致了杨业的死,但潘美是国戚宿将,宋太宗也只能大事化小了 。但是民间舆论没有放过潘美,在以后民间流传的小说和戏剧中,潘美被描写成一个无能阴险无耻的小人,真是公道自在人心 。杨业是杨家将的第一代,功名最盛,牺牲最壮烈 。
杨家将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杨业的儿子杨延昭 。杨延昭本名杨延郎,为了避讳,而改名杨延昭 。幼年的杨延昭沉默寡言,但是总是喜欢玩行军作战的游戏,杨业看了以后说:“此儿类我 。”以后出征,必然带杨延昭同行 。杨延昭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熏陶,成年以后,也成为一个职业军人 。
雍熙三年北伐,杨延昭与父兄一起出征,攻击朔州的时候,杨延昭作为前锋进攻,被流矢射穿了手臂,他却更为勇猛的作战 。杨业阵亡以后,杨延昭由供奉官升迁为崇仪副使 。后来有担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在河北的边防前线任职 。北宋咸平二年,辽国南下进犯 。杨延昭正在遂城,遂城小,又没有作好防守的准备,遭到了辽军的猛烈围攻,城中人心惶惶,而杨延昭召集城中壮丁,授予武器,配合宋军,全力固守 。当时正值隆冬,杨延昭命人担水浇在城墙上,一夜之间就冻成了坚冰,城墙光滑难登,辽军的猛烈攻势也无法继续,只好撤退了,宋军缴获了辽军遗弃的军资器械 。杨延昭出奇计保全了遂城,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他因此功被授予莫州刺史 。辽国南下进犯,身为镇定高阳关都部署的傅潜率领重兵驻扎在中山,屯兵不出,消极避战,不积极打击进犯的辽军 。而杨延昭以及杨嗣、石普等将领屡次请求傅潜增派人马,主动出击,傅潜都不听从,龟缩在中山 。即使部下的将领出击取胜,傅潜也掩盖他们的功绩 。后来宋真宗得到报告,将傅潜削职流放 。宋真宗召见杨延昭,向他询问边防策略 。宋真宗对杨延昭的表现非常满意,称赞杨延昭行军作战大有父风,给他很优厚的赏赐 。咸平四年,辽国又南下进攻,杨延昭在羊山埋伏精兵,自己率领部队与辽军交锋,将辽军引诱在伏击圈,与伏兵一起夹击,辽军大败,阵斩辽国大将 。杨延昭因功被加封为莫州团练使 。他和当时另外一位边防骁将杨嗣,并称为二杨 。杨延昭等人卓著的战绩,也引起了朝廷中某些人的嫉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