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历史上最诡异的事件:皇姑屯事件的疑云( 四 )


日本陆军军官酝酿倒长,由来已久,其中最出名的大概算是“陆军三羽乌”,日本陆军少壮军官永田铁山,冈村宁次,小畑敏四郎在欧洲“观战”,大正十年(1921年)三人在德国的巴登巴登聚首商讨陆军改革问题,根据冈村宁次的问题,他们主要讨论的议题就是“长州阀垄断陆军人事的制度必须打破;打破日军陆军独立实施统帅权的局面”
此三人回国后,组织同志,于1927年建立“二叶会”(二叶是位于东京涩谷的一家法国料理店):成员为陆军士官15期至17期的毕业生:河本大作,山冈重厚(以上陆士15期);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矶谷廉介(以上陆士十六期);东条英机,渡久雄,松村正员(陆士十七期)(上述资料引自《战前日本国家主义运动史》) 。同时并且出现“樱会”,“一夕会”这样的组织 。其矛头均指向当时在陆军有巨大势力的长州阀 。
以此,可以说,日本陆军少壮派军官,对于当时身为长州阀的首领,成功进行外交策划而确保“日本在东北的特殊权益”是不满意的,与其说是对张作霖不满,倒不如说就是对张作霖的后台是田中义一这点不满 。所以,由倒长州阀的积极分子发动刺杀张作霖的行动,即可以破快东北“受日本保护的局面”以便实施全面占领,更可以破坏田中义一的威信,对于长州进行最致命的打击(田中死后,长州阀主要人物只有一个不被人看好的寺内寿一,而当时长州旁系的主要人物宇垣一成,实际上是统制派的真正创始人) 。
那么,关于东北(满洲)问题,长州阀和陆军少壮军官的矛盾究竟在哪里呢?撇开公认是言必称“我是帝国主义者”的森恪和铃木贞一伪造的《田中奏折》不谈 。即从皇姑屯事件的前的博弈就能看出,长州阀虽然是军阀,但是秉承当年倒幕之藩阀思维的后果,其主旨是“确保日本的特殊利益”,所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陆军击败清军主力打算攻打山海关,被藩阀出身的伊藤博文所制止 。因为从善于搞“间接统治”的藩阀而言,这种开销不大的“委托管理”远比直接占领来的便宜 。甲午战争,日本的收益达到两亿多两银子,要是灭了满清帝国,谁帮它去履行“马关条约”的割地赔款条约呢?同样,在藩阀统治时期,日本利用中国代理人,在东北只保留了一支一万多人的部队,在华北只保留了一支4千人的部队即维护了日本“在华特别利益” 。而到了统制派军人执政,其在东北居然使用了60万军队,华北诸军也达到数十万之谱!可以说,从维护日本利益的角度看,不能说田中同时拉拢蒋介石和张作霖进行“间接施压”的做法是一种软弱的行为 。
而统治派通过皇姑屯事件清算了长州阀,通过“国体明证论”驱逐了政府内左翼民主势力,通过“二二六”清除军部内部极端右翼势力 。即走上全面侵华扩大战争的道理 。石原莞尔发动“满洲事变”(918事变)是为了“关东军直接领有满洲”为其《世界最终战争论》服务 。可以这么说,在田中内阁时代“日本在满洲特殊权益”的思维下是难以实施的 。而到了918事件之后,占领东北使得日本右翼民族主义者欢愉雀跃,最后却导致日本走向二战覆灭的道路 。
应当说,皇姑屯事件,敲响了日本最后藩阀势力的丧钟,也敲响了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稳步发展图强的丧钟 。田中义一,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无论是从私德还是其施政讲,都不可能有什么好评 。但是皇姑屯事件后田中的垮台,对于中华而言即意味着日本不断的正面侵华行为即将开始,对于日本而言,原子弹的第一根导火索,事实上就是独立工兵联队的东宫铁男大尉亲手埋下的 。也许对于此人而言,这是他唯一“名垂青史”的机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