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曾炮毙顺治?情报有误自己都不信( 二 )


少帝染病逝于北京,郑成功得机收复台湾
至于顺治真正死因,何丙仲最近在阅读明末清初一些有关西洋耶稣会教士的文献中,也发现一些有趣而且有价值的史料 。
话还要从来自德意志的耶稣会士汤若望说起 。1651年,顺治皇帝亲政 。大学士范文程引见汤若望给顺治皇帝 。汤若望不仅给皇太后治好了病,还给后来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治好了病 。此后,顺治向汤若望请教天文、历法、宗教等学问,还向他请教治国之策,交往甚密 。年轻的顺治和60岁的汤若望的关系有如孙辈之对待祖父 。在汤若望眼中,顺治具有审慎、公正的品质和正确的判断能力,但也有不足之处,如暴躁的脾气,对迷信活动的爱好,以及极度沉湎女色的天性 。他对转变顺治为天主教徒的愿望从未削减,虽然1658年后,因受到太监和僧人的影响,顺治与汤若望的关系有所弱化 。
1660年,董鄂妃因病去世,顺治伤心至极 。照汤若望的话说,顺治本来已患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又在旷日持久的葬礼和道场上大受折腾,于是在董鄂妃死后四个半月,染上天花,三天后即1661年2月1日也死了 。
网络配图
当皇帝奄奄一息的时候,汤若望还去看望过他 。顺治看了一眼他事先准备的以死亡与永恒为主题的劝导词,表示说在他痊愈之前不想进一步讨论这个题目,汤若望在日记中写道 。
何丙仲据此推断顺治死于北京是不争之实,死因是感染天花 。
不可否认的是,《延平王起义实录》有一段相关文字,是以往郑成功研究资料中所未见 。其文为:“报伪朝顺治崩,太子即位,是为康熙 。藩喜曰,伪朝大丧,且达素新败,虏必无暇南顾矣,我当速取公夷为根本地,然后再图北征 。”文中所说藩,就是郑成功 。已故的张宗洽先生认为,这段文字解释了郑成功对攻台时机的选择,具有相当高的史学价值 。
郑成功是海峡两岸民众公认的民族英雄 。顺治去世后,年幼康熙继位 。1662年2月1日,郑成功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强行占领达38年之久的宝岛台湾,为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