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考古新发现:故宫宫墙600年矮了90厘米

【揭秘考古新发现:故宫宫墙600年矮了90厘米】宫墙600年矮了90厘米故宫博物院即将迎来建院90华诞 。您知道这个宏伟的建筑群始建之初是什么样子么?您能想象从来没有大拆大建过的宫墙600年矮了大约90厘米么?这些信息其实都被宫墙内的72万平方米土地铭记着,今年,这座博物院将首次公开这些秘密 。
网络配图
下个月,故宫西部的慈宁宫区域将首次揭开面纱,惟一的现代建筑是一座古朴的栈桥,观众站在上面往下看,考古实况现场将一览无余 。
从2014年6月到11月,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配合院内热力、电力和消防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故宫南三所门外电力增容管线工程工地、南大库消防管道改线工程工地、慈宁花园热力电力管线改造工程工地等3处发现古代建筑遗址的施工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每一处都有新看点 。
目前,故宫明清建筑基址正在角逐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将在本月9日下午公布 。
考古工作者在这里找到了15层夯土,每一层都记载着一段岁月的变迁 。在这个坑的最底层,考古工作者找到了7个砖砌的建筑基础,每一个都大约2.44米见方 。这些建筑基础的学名叫做磉墩 。“这些就是宫殿的地基,目前只是探明了南北方向的,东西方向的今年继续找 。之后,古建筑专家可以依据这些数据推断出当年这座大殿的具体规模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研究员王光尧说 。
在夯土层内,出土了极少的红砂胎绿釉琉璃瓦,这种红砂胎、施白护胎釉的琉璃瓦具有鲜明的元代特点 。同层出土有一小块青釉凸唇碗口小片,已往对景德镇瓷器山元代窑址的发掘表明,这种造型、釉色的碗为元末明初的产品 。
在考古学领域,断代就晚不就早 。因此,这些可以标识年龄的文物证明,这组夯土地基代的建筑是在明初,大约有六百岁了 。但是历史变迁,这个时代的文献大多已经遗失,现存记载中已经找不到更多的蛛丝马迹 。对于慈宁宫最早的记录是“该区宫殿的改建 。
在磉墩底部,居然还有地基——两层排木,下层南北向铺、上层东西向铺 。根据实验室初步分析,承台用材有云杉、落叶松两种 。承台下部连同周围夯筑厚0.6至0.9米的碎砖,成为极其坚实致密的加固层 。“电钻打上去,就是一个白点 。”故宫考古研究所徐华峰博士介绍,在这个碎砖层上由黄土、碎砖逐层交替夯成地基 。
梳理一下,建筑大殿的顺序是先砌筑砖墩台(磉墩),再在周边逐层交替夯筑黄土与碎砖地基 。
网络配图
不仅建造过程繁杂,而且对施工区域南部的发掘表明,该区域南、北建筑地基的夯法不同,效果也不同,说明即便在同一宫殿区内,地基的处理方法也可能是因地制宜,各有不同 。“这座宫殿在建筑时的设计年限就是现在所谓的‘百年大计’ 。”
从已经揭露的现象来看,夯土地基的建筑工艺是由碎砖、黄土交替铺筑并夯实,碎砖间可能使用黏接剂 。“砖石间可以看到有一些发米黄色的黏合剂 。”王光尧说,“我们也怀疑这是不是就是传闻中的糯米浆 。”拿到实验室初测,基本排除了这个可能 。不过到底是什么?仍有待研究 。
从故宫中轴线逛下来,观众大多会觉得钦安殿个儿太矮 。其实,不是古人有意为之,而是因为这座宫殿是少见的明代建筑,而三大殿均为清代遗存,朝代变更,宫廷里的“水平面”也不一样了 。
在南三所东南电力增容管线电井工地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通过发现的明代散水和被城墙包砖叠压土衬石,确认了故宫东城墙墙体的原始露明部分开始于现代地面以下约0.9米深处 。换句话说,现在故宫的地面比明代的时候长高了大约90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