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监控一般保存多久 所有监控都是七天自动覆盖吗( 三 )


(十一)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领域成立行业组织,制定行业规范,引领行业发展 。积极推行行业用承诺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和建设,全面落实行业自律规约 。主动公开养老服务机构相关事项 。制定行业职业道德规范,规范从业人员职业行为,积极协调解决养老服务纠纷 。
(十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加强养老服务机构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养老服务机构应当通过书面告知、网络发布、公告栏发布等方式,定期公开基本息、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事项 。进一步畅通养老服务投诉举报渠道,优化受理流程,实现“民政牵头、归口负责” 。定期举“开放日”,鼓励和支持NPC代表、CPPCC委员、新闻媒体和公众监督 。完善舆情监测和处置机制 。对捏造事实、制造谣言、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法追究责任 。
第三,创新提高效率的方式
(十三)坚持标准引导 。新设立的养老服务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实施;经营性养老服务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安全基本标准,内部设有医疗机构的,应当执行《养老服务机构门诊基本标准(试行)》的相关要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应严格执行《西宁市养老服务标准(试行)》 。规范养老服务机构分类命名,制定统一的养老服务标识 。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制定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向高品质、多元化升级,促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
(14)加强息共享 。实施“互联网加监管”,加强息采集共享和风险跟踪预警,提升精准化、智能化监管水平,2022年底前实现跨县域互认、一站式息查询、综合监管“一张网” 。依托“今敏工程”和养老服务息平台,民政部门及时采集养老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数据息,分别形成基础数据库;卫生部门依托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项目,及时收集健康管理息,形成健康档案基础数据集;公安部门依托相关人口基础息库,动态更新全市老年人基础息数据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托社会保障卡应用推广,实现老年人社会保障息共享应用;统计部门加强老年人口统计监测;大数据管理部门加快养老服务息平台与相关政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的有效衔接和整合 。
(十五)加强贷监管 。建立健全市场主体用记录、息自愿登记、失联合惩戒对象认定等机制,开展公共用综合评价,推进用分类监管,实施守联合激励和失联合惩戒 。对拒不履行司法判决或行政处罚决定,屡犯屡犯,造成重大损失的养老服务机构及其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措施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纳入失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养老服务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进行惩戒,并记入个人用记录 。2022年底前,整合统一社会用代码标注的市场主体用记录,依托“用中国”网站、全国企业用息公示系统和有关部门门户网站等平台,定期加强公共用息的采集、共享和公示 。
(十六)加强协调 。制定“失职免责问责”责任清单,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部门间协同监管协作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互通、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 。民政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养老服务机构在建筑、消防、食品、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特种设备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督促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并书面告知相关部门;安全隐患突出或者情况紧急需要立即处置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采取紧急措施处理,并通知相关部门到场处理;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或者行政强制执行的,应当通知具有相应执法权的部门或者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处理 。民政部门牵头联合公安、应急、市场监管、城乡建设、卫生、生态环境、消防救援等相关部门,在市级每半年、县级每季度开展一次“双随机、双公开”检查抽查 。养老服务机构每月开展一次全面自查,排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对违法失、风险高的养老服务机构,要适当增加抽查比例和频次,依法依规实施严格管控和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