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锦金鱼,金鱼的故乡在哪个国家?( 二 )


近年来,随着鱼类生理学研究的进展,对鱼类体色变化的成因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科学解释 。总的说来,引起鱼类体色变化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鱼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天然水域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水的深浅及水的透明度和周围物体颜色等环境条件的不同,都能引起鱼体鳞片中各种色素体和相关物质所占比重的变化,从而使不同水域中的鱼类发生体色上的差异 。如生活在透明度较小而较浅水域中的鱼,体色一般较淡,呈银灰色或浅褐色;生活在透明度较大的水域中的鱼类,体色一般较暗,有的呈乌黑色 。这属于生理的颜色变化,鱼类对其周围环境的颜色产生反应,改变自己的色彩以与环境相适应 。
这种因环境条件变化而改变体色的本能,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变异现象,它有助于这些生物趋利避害,保存物种,是适应性的一种表现 。
由野生鲫鱼的体型变为多姿的金鱼的体型,要比体色变化简单的多 。其体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地使外界条件发生变化而成的.
总之,外界条件的不断变化,不仅引起了金鱼体型的变化,而且还直接影响了金鱼的生理和胚胎发育,进而产生了很多部位的变异和变化 。
金鱼的体色和体形上的变异如此之大之快,令人难解 。因而引起国内外生物学家的重视并对此进行研究 。他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对金鱼进行系统的研究 。中国的金鱼向全世界输出,自宋至明、清两代专门记载金鱼的书和章节数不胜数,解放前后我国学者利用金鱼为实验材料,写了很多有价值的论文 。通过生物统计学的研究、实验的交配、细胞学的观察、遗传学和胚胎学的实验研究,再结合历代专业的、业余的饲养金鱼工作者的技术经验积累,使金鱼的变异具有了今天的规模,已经定型的金鱼品种有170余种 。虽然这些品种具有不同的颜色和体型,但彼此间都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它们的共同祖先就是古代的野生鲫鱼 。1958年出版的《自然系统》一书中,生物分类学家林奈指出:鲫鱼这个科的模式标本就是金鱼,因为它的尾鳍是三叉的 。日本生物学家石原等曾用金鱼和鲫鱼的血清作沉淀反应的试验,证明金鱼与鲫鱼是同种的 。我国生物学家陈桢、李朴等,在遗传学、胚胎学等方面对金鱼进行了大量深入而细致的科学研究,并且考证了大量科学史料,从而得出了金鱼的祖先是野生鲫鱼的结论 。其理由是:
①任何一种金鱼都可以与野生的鲫鱼进行杂交,杂交的后代有正常的繁殖后代的能力 。一般来说,种内杂交是可育的,而种间杂交由于生殖的不亲和性是不易成功的,或即使能杂交成功,也往往由于性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能配对,而不能繁殖后代 。金鱼和鲫鱼能杂交,并能繁殖,这就说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极为密切 。
②金鲫鱼(即红鲫鱼)与鲫鱼体形完全相同,其差异仅仅是在颜色上有红色和银灰色之分,在行为上有畏人与不畏人之分 。金鲫鱼是由鲫鱼演化成金鱼的最原始的中间过渡类型 。它的存在,为人们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
③金鱼和鲫鱼胚胎发育时期不仅形态完全相同,而且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发育的速度也是相同的 。体形的分化在孵化后的幼鱼阶段发生,有的性状的分化,如龙眼、虎头、绒球、水泡等是在孵化两三个月之后才出现的 。
④利用金鱼血清作血清学沉淀反应,结果是相同的 。
⑤对金鱼和鲫鱼的染色体组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鱼和鲫鱼的染色体不仅数量相同,二倍体(2n)均为100,而且形态也十分相似,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很难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所谓二倍体是指细胞含有两组染色体的个体,几乎所有的高等动物的体细胞都是二倍体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存在于细胞核中,每一个物种的染色体数目都是恒定的,以保持其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