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奸相贾似道是如何助忽必烈攻下南宋都城的( 二 )


1259年2月,蒙古大汗蒙哥出兵三路,进攻南宋 。南宋的边境重镇鄂州被围数月,董宋臣等人竟压住警报,不使理宗得知 。后来大臣们慌了手脚,准备出逃,理宗才知有蒙古人来攻 。理宗不思抗击,反让董宋臣、丁大全等人准备迁都逃亡,这一举措立刻引起了正直朝臣的强烈反对,在文天祥等人的强烈要求下,理宗只好贬逐了两人,让吴潜、贾似道主政 。
贾似道以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身份带兵出征,这是他专权误国的开始 。他邀得权力的重要法门,就是谎报战功 。
贾似道当然没有指挥才能,更无作战的勇气,在移兵黄州的途中,远远看见一支队伍,以为是蒙古军袭来,贾似道吓得抱头叹息:“这番死了!这番死了!”等军士报知前面的敌人不是蒙古军,而一小股南宋的叛军,贾似道这才信心大增,指挥他这支占绝对优势的军队赶跑了叛军 。
搜罗美女艺伎,引诱皇帝纵情享乐
当时,鄂州城的守卫战打得很激烈,城中军民死伤达一万多人,对忽必烈所部的蒙古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如果坚守,蒙古人也难以轻易向南推进 。然而,贾似道等人却吓破了胆,当忽必烈扬言要进攻扬州时,贾似道连忙遣使向蒙古人求和,自许了许多投降条件 。但忽必烈拒绝议和,一面加紧攻打鄂州,一面准备进攻扬州 。这使得贾似道忧恐万状,一筹莫展 。
正在这时,进攻四川一带的西路蒙古军战败,蒙古大汗蒙哥在进攻四川合州钓鱼城时中箭受伤,病发而死,蒙古贵族内部发生权力之争,留在后方的王室趁机自立为大汗 。忽必烈为了争夺汗位,准备起兵北还 。这时,贾似道若能趁势追击,一定会大获胜利 。可贾似道明知蒙古军即将撤走,偏偏又主动去求和,忽必烈正欲撤兵,乐得占个大便宜,就与贾似道签订了议和条约,要贾似道每年输纳大量钱物,这才带兵北还 。蒙古兵退去,昏庸虚弱的南宋小朝廷长吁了一口气,尤其是宋理宗,真是对贾似道感激莫名 。贾似道也真会做戏,首先,他在蒙古兵撤退时截杀了一百多个蒙古散骑,布置了一个宏大的胜利场面,然后向朝廷报捷,说经过如何如何苦战,将士如何效力用命,杀了多少敌人,等等,弄得理宗深信不疑 。其次,他笼络朝臣,既让他们不明真相,又让他们封锁消息 。这么一来,贾似道就成了国家的栋梁,乃至民族英雄 。
贾似道求取权力的法术就是瞒和骗,他同忽必烈定的条约当然不能让别人知道,尤其是瞒住理宗,否则,一切都要露馅了 。他怕吴潜把守卫鄂州的功劳争归己有,也怕吴潜揭穿了他的把戏,就以吴潜反对立赵祺做太子为名,离间吴潜和理宗、太子的关系,并诬告他在抗击元兵时举措不当,以至败绩 。理宗就下令削去了吴潜的左丞相之职,在流放途中,贾似道密使人将他毒死,终于除去了心头之患 。
这时,忽必烈派郝经来催要贾似道许下的岁币,贾似道连忙派人把他关押起来,并封锁消息 。贾似道采取的第三种取宠窃权的方法是大造舆论,宣传自己 。其实,只要寡廉鲜耻,这一招往往是很有效的 。他在带兵增援鄂州之时,贪生怕死,根本不懂指挥作战,被吴潜派往鄂州下游的黄州时,又推推挡挡,不愿到蒙古兵出没的地方去 。但一旦当权,他的劣迹立刻变成了功绩,他指使幕僚,收罗“名士”,为自己撰写《福华编》,把自己的“援鄂之功”吹得天花乱坠 。这种做法,在当时收到了很大的效果,朝廷上下以致平民百姓都曾被他蒙骗一时 。理宗甚至亲写诏书称赞他说:“贾似道隐然殄敌,奋不顾身,吾民赖之而更生,王室有同于再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