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真的是三姓家奴?全是康熙皇帝伪造历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
……
这首四处被人传唱的《圆圆曲》是时人吴伟业所作 。在全诗中,最有名的还是“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一句 。可以说,这句话是非常委婉地谴责了吴三桂为美女而降清的行为 。也正是随着这首曲子的广泛流传,让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形象定格,成为百姓的笑谈 。
然而,吴伟业的描写到底只是一种艺术描述,与真实的历史相差甚远 。抛开文人脸谱化的艺术形象,真实的历史又是什么样的?
——引子


奉诏入京,遭遇国变
自从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明廷多次出兵镇压 。虽然农民军在起义过程中遭遇到了不少挫折,不过最终还是击碎了明军的围剿,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644年,李自成在建都西安后,亲率大军东进 。一路上,除了在宁武关遭遇守将周遇吉的抵抗外,其他行程都是非常顺利 。
大顺军的神速进展传到崇祯皇帝耳中后,他开始不淡定了 。没有安全感的崇祯皇帝封宁远总兵吴三桂为平西伯,两天后的三月初六,崇祯皇帝又亲手下诏给蓟辽总督王永吉,令王永吉将吴三桂的关宁军调进北京入卫,并让吴三桂负责殿后 。由于是皇帝的手诏,因此干系重大,崇祯皇帝直接派了亲信太监谢文举带着诏书去总督衙门宣诏 。
现在很多人都以为,撤守宁远、入卫京师是崇祯皇帝直接下给吴三桂的命令,其实这是错误的说法 。吴三桂当时只是小小的总兵,是无权直接接受皇帝的诏命的,接受皇帝手诏的只能是当地职位最高的文臣总督王永吉 。


三天后,王永吉在总督衙门接到皇帝的手诏 。拿到皇帝的诏书后,王永吉当天就迅速赶赴宁远调兵勤王 。五天后的三月十四号,王永吉在宁远下达了迁徙令,宣布亲统大军入关勤王,吴三桂则负责殿后,护送五十万辽民入关 。
十六日,王永吉的勤王部队已经抵达山海关 。从在总督衙门接到诏书,再到去宁远整备兵马,然后再次入关,王永吉仅花费了一周时间,这个速度在当时已经很快了 。就在这天,清朝的锦州守将也获得了明军撤出关外的谍报,于是紧急上报了清廷,清方决定出兵攻明 。
然而,北京方面这几天却是局势大变 。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更是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 。而这时,吴三桂的殿后部队才刚到达山海关 。之后三天,辽东巡抚黎玉田与吴三桂密切配合,将这些从关外带来的边民分别安置 。
三月二十三日,王永吉在蓟镇盘山听到北京的剧变后,开始返回 。二十四号,已经抵达永平的吴三桂也得到了京师陷落的消息,于是一面派人回京打探详细情况,一面继续前行接应王永吉的部队 。二十七日,两军终于在玉田实现会师 。
外派打探消息的快马回来后,王永吉和吴三桂终于弄清了北京的情况,原来崇祯皇帝已经殉国,百官纷纷投靠李自成,大顺军在北京城内进行拷掠追赃,吴三桂的老爸吴襄也遭到了拷打,这让吴三桂大为震怒 。四月初一,王永吉率关宁军回撤山海关,并于初五这天抵达山海关 。


总督借兵,对付大顺
抵达山海关后,怎么对付大顺军就成了一个问题 。投降大顺是肯定不能投降的,看看北京投降官员的下场,谁敢投降啊?可是要说投降清朝也不可能,要投降早就投降了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吴三桂任职宁远时孤悬关外,皇太极和祖大寿都向他招过手,而他却没有动心 。要知道,吴三桂当时真要投降清军的话并不难 。在他任宁远总兵时,就发生过宁远守备孙守白率领三百士兵叛逃的事件 。然而,吴三桂却一直没有投降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