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方法事半功倍的名言 做事找对方法的名句( 二 )


对于成年人来说 , 以戏谑的心态把事情做好 , 才是最高层次的幸福 。不 , 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快乐集团 , 而且都是各个领域的大牛 。以央视《开学第一课》中的顶尖科学家为例 。看看这些“科学狂人”谈论自己职业时的眼神 。那种掩饰不住的发自内心的喜悦 , 是纯粹的 。当然 , 探索未知领域深刻问题的旅程并非一路坦途 , 但当你沉浸其中时 , 每天都是快乐的 。就像爱迪生面对999个失败的实验 , 会开心地说:我知道那么多方法都不适合 。
所谓天才 , 无非就是单纯的专注于某件事 , 并把自己融入其中 。
兴趣引导 , 能量储备
兴趣需要引导和巩固 。兴趣始于对未知的好奇和关注 , 在不断的参与活动和实践中巩固 , 在无怨无悔的意愿中升华!面对同样的事情 , 有的人觉得开心 , 有的人态度冷漠 , 有的人很痛苦 。不同的感受导致不同的态度和行动 。喜欢的人如饮甘露;一般人没有留下或留下的意思;抗拒的人舍不得 , 日子如年 。想明白这个道理 , 就必须在一开始就琢磨如何建立lie模式 ,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忽略了个人的内心感受 , 无异于反其道而行之 , 当然也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 。
任何一个有经验的老师 , 可能都有这样的能力 , 走进教室 , 光看学生听课 , 不看成绩单 , 就能找出优秀的学生 。就选那些坐如时钟 , 面容专注 , 眼神明亮 , 嘴角微微上扬的同学 。从体型上看 , 他们表现出的求知欲、自和充满喜悦 , 肯定是一样的 。
青少年对一件事情兴趣的形成 , 受其自身的首要特征影响 , 更受外界环境和特征的匹配影响 ,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塑造环境和活动机会 。兴趣的固化和强化 , 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积极推进 。可能是一次鼓励 , 一次胜利 , 一次奖励 , 甚至是一次意想不到的批评和挫折 , 都可能形成激发个体内在能量的引擎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 , 需要引导和培养 。要帮助学生的学习意识与知识经验紧密匹配 , 不断形成新的能力和技能 , 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
因为爱 , 我欢喜 。
教育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 , 也是培养个体认识世界、心理成熟的规律性变化 。认知能力的形成 , 行为习惯的形成 , 个体能量的激发和守恒 , 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效果 。主动学习模式可分为激发好奇心、形成兴趣、自觉主动、在压力下坚持四个阶段 。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讲育儿经典 。故事里总有这样的孩子 , 在没有老师和大人的监督下 , 能够自觉地去学习 , 去了解什么是“像神一样存在的” 。当“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讲到“生活中没有爱”时 , 高度一致的结论和行动是 , 我们孩子的课外培训班还要继续 , 否则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
这样的“逻辑”只会让父母和孩子陷入越来越忙碌的循环 。而且 , 效果并不明显 。这句话的本意是学无止境 , 不要幻想有捷径可走 , 但不知何故在执行过程中真的和苦味联系在一起 。功利主义 , 强制学习 , 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 往往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的体验 。